“便利店”配送方式的選擇?
“便利店”配送方式目前有二種。
1獨立配送中心。“便利店”擁有自己獨立的配送中心,廠家或經銷商根據門店訂單數量。統一將貨物送往配送中心,有配送中心進行分揀和配送。
優點:一次性配送量大,由專門人員和車輛(市內通行)來進行配送。可以節省廠家和經銷商在配送精力和時間。
缺點:有周期性限制。送貨時間由配送中心來固定日。如:遇見團購訂單有一定困難。此外,會對統一配送廠家和經銷根據配送金額,收取一定比例配送費用。此費用一定高于自己配送成本。
2 廠家或經銷商自己配送。
廠家和經銷商根據自己的車輛和人員,網點銷售來自己進行配送。
優點:靈活,費用較低。可以根據店訂單,來制定自己的配送計劃。
缺點:城市交通限制,大型貨車無法在市中心行駛。經銷商和廠家只能安排小型面包車配送,配送量較小。而且要有充分計劃性,對門店配送線路,門店周期要貨量要有充分預計。合理安排自己的計劃。
“便利店”配送方式其實可以根據企業和經銷商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產品周轉快;品類多;動銷快,單品訂單額大;大型品牌企業和實力雄厚,代理品牌較多經銷商,可以選擇配送中心方式。相反對于配送品類少;品牌少,單品數量不多的可以選著自己配送。
注意要點(主要針對自己配送):
1. 測算好門店銷售數量:理貨員對于所要拜訪門店,根據門店類別。測算每周各品類銷售額,周品牌銷售額;周SKU銷售金額。預測下周實際要貨量。并根據自己配送車輛裝載量和線路。來制定自己所管轄門店的要貨量。此項工作,要求配送人員(司機)將門店要貨量和線路緊密結合避免走“冤枉路”。
2. 制定科學合理的配送線路圖;配送人員一定要根據門店位置,來合理安排自己路線?张芎妥“冤枉路”將會增加配送成本。理貨員要對不同門店類周銷售額進行預算。A、B類門店可以按每周配送一次,C、D類門店可以按半月配送一次。根據要貨周期不同,來制定自己的配送路線。
3. 充分做好準備工作:A 送貨前根據每家門店要貨順序進行擺放產品,貨線路將首先送貨門店的產品放在車廂尾部,將最后送貨門店的貨放在車廂前部。B明確分工,避免因為分工不明確遺漏工作內容。C 每次到貨日,理貨員在店內做好收貨準備工作。如:在店內倉庫預留位置,通知店內收貨負責人等。及時將當天配送到門店產品進行驗收和上架。協助配送人員進行現場收貨,以防收貨過程出現異常問題耽誤時間。
外埠“便利店”的管理?
許多城市的“便利店”位于城市周邊地區。大多在城鄉,城郊甚至城際結合部位。與城市中心相比。外埠“便利店”一直被廠家和經銷商認為“雞肋”。
食之無味---與市中心先比,外埠市場購買力薄弱,集中居住人群較少;地區跨度較大經銷商配送和門店維護成本較大!
棄之可惜---雖然外埠門店各方面不及市內,但是外埠“便利店”往往是農村市場“風向標”.能夠代表當地市場購買走向。廠家可以將“便利店”作為樣板店。以此來培育市場,發展外埠市場分銷商。經銷商可以以“點帶面”引導和輻射外埠市場,增加自己的產品分銷渠道,提升自己在當地影響力!
廠家和經銷商根據外埠門店數量和分布,結合自身實力來選擇管理方式。
對策:
※由當地經銷商代為配送,配送金額計入經銷商返利。周期拜訪和日常管理劃分當地辦事處和分支機構進行管理。此類方法適合實力較大廠家。
※“以點代面”廠家前期通過投入外埠“便利店”管理。選擇一個好的下線客戶,作為當地的經銷商,由經銷商配送,經銷商負責周期拜訪和日常維護。通過前期扶持和培育,逐步將外埠門店交由分銷商管理。后期進行周期拜訪和指導,“潛移默化”提升經銷商對“便利店”管理水平!此類方法適合實力較小廠家和新進入市場者。
國內“便利店”現階段處于發展時期。“便利店”的發展也受到諸多因素限制。大面積的城市基礎建設,拆遷;大型超市和賣場的圈地,影響到“便利店”生存。在對面諸多影響發展障礙,廠家和經銷商應該掌握好“便利店”發展趨勢。伴隨超市業態布發展和升級。新一輪“零售業態”洗牌開始。“便利店”將會迎來發展穩定趨勢。店內的購物環境及服務功能的升級。“時尚型”“服務型”,“高端化”,將“便利店”發展趨勢。“時移世易,世易時移”思維,把握好趨勢。做好“便利店”銷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