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者生存
達爾文說,適者生存。不要小看活著,環境時刻在變化,活著就要遭遇不確定,而不確定背后的確定抓手,就是不斷否定自己,這是一個進化的問題,只有不斷進化的物種才能持續生存,恐龍與老鼠就是鮮明的對比。
2、 不虧不敗不死:
讀孫子兵法,我理解了戰爭的首先要解決如何不虧,不敗、不死的問題。企業經營何嘗不是這樣,企業首先要解決生存問題,然后再解決發展問題,絕對不能還不會爬,就想跑,這樣的企業經營往往會遭遇大問題。
毛澤東為什么喜歡打游擊戰,運動戰,做山大王,難道他真的不愿意打直接進攻戰嗎?不想揮著手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環境不允許,火候沒到,生存下來才是根本,不死即贏。
3、現在與未來
德魯克說,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創造顧客。其功能有二,營銷與創新。沒有顧客,何談生存。營銷是為了生存,創新也是為了生存,沒有營銷現在活不了,沒有創新未來活不了。
4、各有生態,何必強求
做企業有三六九等,我們不能以同一標準來要求或者評論他們,也許人家經營企業的本身就是在經營一門養家糊口的生意,只要有錢賺日子過得滋潤,就是一種美好的活法,何必要求別人按照大企業經營標準來經營他的生意呢?一旦破壞了他活著的生態或者進化的生態,人家可能遭遇滅頂之災,何必呢?
5、穩中求進
有夢是好的,萬一實現了怎么辦?但夢不能是黃粱之夢,還必須立足現實,一步一步走下去,先活著,再活的更好,再發展壯大。經營這個鬼東西,沒有腳踏實地的積累,即使再在風口浪尖上,退潮之后還是究竟誰在裸泳還是暴露無疑的,所有的浮夸和榮耀最終都是一地雞毛。所以,經營既要抓機會,更要求踏實,慢一點穩一點還是比較安全的。
6、方向對了,路才不遠
生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選擇生存的方向與路徑是對的,否則越走越陷入絕境。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現實中,我們只所以,生存艱難,往往因為我們方向亂了,而且可選擇的路太多,一直沒有前進,只是來回徘徊。有時,無路可走也是一種不錯的路。
7、放棄更需勇氣
選擇大于努力,這個真的不得不說,這是很多企業家成功的秘訣,不是能力多強,而是選擇對了,只要在對的路上,才有機會活的更好。堅持是一種意念,也是一種經營精神。但如果方向錯了,放棄也是一種活法,放棄比堅持更需要勇氣,放棄意味著新的選擇!新的選擇意味著從零再來。
8、充大找死
牛逼哄哄的小企業往往不懂生存之道,生存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悶頭掙錢,等別人知道了,你已經壯大到別人拿你無奈了。許多企業還只是一個小不點,既沒有樣板市場,也沒有固定忠誠顧客群體,就張牙舞爪,2000萬銷額說成2個億,何必呢?還沒有大,就充大,然而你的行為就不由自主的大,最后在自欺欺人的大中難以負重而活不下去。
9、 少錯即對
強者之爭,不在于誰更猛烈,誰更強勢,而在于誰更穩,誰更精準持續的堅持既定的路線方針,少犯錯誤,對手就會沒有機會。所以,強者較力,是一種等待戰略,等待對方犯錯誤。這個錯誤即可能來自天時地利給予的機會沒有把握住的錯誤,也可能來自人和管理上的錯誤。所以,強者經營,活著更是如履薄冰,唯有少錯即對。
10、 合理利潤
生存必須求利,什么樣的利潤合理呢?能夠支撐企業現在有足夠的現金流,并為未來做一些儲備,即合理。如果一個企業靠外界輸血存活下去,基本上是不可控的,風險隨時伴隨自己左右。利潤沒有最小化也沒有最大化,只有合理化。德魯克說利潤是維持企業生存和發展至少需要準備的安全資金,如果沒有做到就是在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