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經銷商來說,通過精細化管理,進行全數據化的匯總和分析是必然的趨勢,一步到位也許比較困難,但可以從一些簡單的基礎數據開始,循序漸進地提升管理。
首先是基本的客戶數據,經銷商是靠下游的客戶吃飯的,只有清楚地了解客戶的相關情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當前總共有多少個客戶,必須要有個精確的數據,電話核實是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
2、將當前的實際客戶劃分為大、中、小三類,這三類客戶分別又是多少;
3、在總客戶群體中,銷售質量高、質量一般和質量差的分別占比多少;
4、從客情關系的角度來說,關系好的客戶占多少,關系一般的占多少,關系差的又占多少;
5、目前還有多少空白網點,這些空白網點沒做進去,是新開張的新店,還是以前有合作,現在中斷合作了;
6、有多少個客戶是存在歷史遺留問題的,新品鋪市、陳列以及結算等方面出問題,往往就是歷史遺留問題在持續起到阻擾作用。
其次是上游廠家數據:
1合作的廠家里,一共有多少個單品;
2在所有的單品里,好賣的占多少、銷量一般的占多少、銷量差(含滯銷)的占多少;
3截止到當前,各廠家的實際銷售額是多少,這個數據必須每月匯總一次;
4截止到當前,各廠家實際占用的資金,這包括了匯給廠家的預付款、庫存貨物的價值、代墊的各種費用等;
5截止到當前,各廠家的待退待換待處理的產品金額分別是多少。
第三是倉庫的基本數據,倉庫數據是否清晰,影響著經銷商在出貨進貨時候的決策:
1、倉庫的總面積是多少,扣除通道,裝卸區和辦公區域之后的實際堆貨面積又有多少;
2、在堆貨的區域里,分別堆放正常貨物和堆放無法正常銷售的待退待換貨物,及各類贈品、宣傳物料、雜物、大型器材設備,這幾種情況是幾幾開;
3、全庫的盤點時間是多長,這個是要做年度對比的,嚴格的來說,在同等面積同等貨物量的前提下,盤點時間應該是逐年下降的。
第四是應收賬款的基本數據:
1、截至到當前,應收賬款的總額是多少;
2、在當前的應收賬款中,屬于正常合同約定的應收賬款是多少,屬于人為因素或是行業習慣因素而出現的應收賬款是多少;
3、在應收賬款中,到期可以正常收回的占比是多少,存在一定麻煩或是拖延過久的占比是多少;
4、應收賬款與銷售總額之間的比例如何,與去年同期相比又是如何。
最后是關于業務人員的基本數據:
1、業務人員團隊中,保持業績穩定的占比是多少,業績高低起伏不定的占比是多少;
2、員工的實際工作狀態中,能跟上公司發展的占比是多少,需要強化管理和監督,才能跟上的員工占比是多少,基本上已經可以列入淘汰范疇的有多少;
3、綜合歷史離職數據,分別統計在公司持續工作半年以內的員工數量有多少,工作半年到一年的有多少,工作1-2年的有多少,工作兩年以上的有多少。
這些數據都屬于是基礎運營數據,收集起來也并不復雜,數據本身并不能直接解決什么問題,但能夠讓老板心里有底,減少模糊狀態,為相關決策提供一定的分析和判斷依據,減少拍腦袋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