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13年和2014年深度調整洗禮的中國白酒行業,在整體的寒流浪潮中回歸了本真的大眾消費者市場。盡管一二線白酒品牌迫于環境和銷售的壓力,放下身份,下調價格,降低門檻,深入全國各地招商布局。然而,2015年第一季度縱覽各線白酒的年終業績報表,一二線白酒基本全線虧損,整個行業仍然被籠罩在艱難的陰影中。
就在整個行業陷入寒流的漩渦,各線酒企苦尋出路仍然銷售乏力時,曾經被驕傲的白酒企業忽視的互聯網被重新審視,并瞬間變成趨之若鶩。各線白酒紛紛擁抱互聯網,O2O、電商平臺、移動端營銷等全新的概念,成為了業內主流。尤其是占據近11億用戶的微信和微博被眾多企業看中,微營銷也成為了各線酒企鉆研的重點,試圖將這一片廣闊的市場空間開拓出來。
的確,在智能手機高度普及的當今社會,很多人成為了手機的重度依賴者,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且大部分消費者養成了通過移動端實現一站式便捷購物的習慣,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白領消費人群,催生了移動端龐大的消費能力及潛在市場空間。這也讓各行各業的品牌蜂擁而至,紛紛加碼微營銷企圖搶先分一杯羹。雖然國內白酒行業在微營銷方面加入較晚,但是在2014年行業形勢的推動下,各線白酒也全面運作。各線白酒品牌的廣告開始頻繁出現在各類門戶網站、社交網站、社交工具等新興媒體上,但亂象橫生,各線白酒還沒把脈好微營銷,無法結合自身品牌現狀更精準的做傳播。那么問題就來了,各線白酒到底該怎么進行微營銷?
微營銷是利用社會化網絡、社交媒體、社交工具或者其他互聯網協作平臺和媒體來傳播,從而形成的營銷、銷售、公共關系處理和客戶關系服務維護及開拓的一種新興方式。而它一般是利用社會化營銷工具,如微博、微信、社區等,結合企業自媒體進行傳播運作。它融合了互聯網的典型特征,信息發布頻次高、時效性強、反饋及時;同時也具備可開發性強、創意表現豐富、發布自由等新特征。但對于品牌發展來說,微營銷不同于傳統廣告的品牌前端工作——建設推廣,它偏向于品牌后端工作——溝通維系,那就是快速制造品牌聲勢,與受眾的深度互動。對于成熟的品牌來說,應用微營銷更多的是去溝通受眾,而對于新生品牌來說,借助微營銷更多是造勢。而國內白酒發展十多年,一二線品牌發展相當成熟,舉國皆知,只有三線及區域白酒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此各線白酒在采用重互動的微營銷時,各自溝通的側重點顯然是不一樣,必須清楚自身的核心任務具體如下。
一線白酒做價值,從精神層面感染受眾。一線白酒品牌具備強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產品有良好的社會口碑,受歡迎度高。因此在進行微營銷時,進行品牌與產品的宣講是多余的,受眾對品牌是一種向往。一線白酒需要溝通受眾的價值引導,如生活方式、身份、榮譽等,從精神上感染受眾。
二線白酒做內容,從心理層面啟發受眾。二線白酒品牌雖然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還達不到一線白酒那種行業領軍氣勢,價值層面還有一定差距。但品牌和產品的受眾認知基礎還是比較廣泛,需要更深度的去溝通他們,留住他們。因此在進行微營銷時,二線白酒需要通過內容,如創意、傳播點、互動活動等切實的方面,吸引受眾參與,讓受眾深刻的了解,達成一致的消費心理。
三線及區域白酒做口碑,從物質層面溝通受眾。三線白酒及區域白酒的品牌影響力僅限于在某一區域內,產品的市場接受度也不夠廣泛。而微營銷是全網擴散的方式,三線及區域白酒無論是品牌,還是產品,都非常欠缺。因此它們需要制造聲勢,引起受眾的關注,繼而產生了解,形成品牌口碑。
在白酒行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各線白酒嘗試各種突破方式,但更需要清楚怎么精準的達成目標。微營銷是時代主流與趨勢,對此相對陌生的白酒企業更要把握好溝通的重點,才能更便捷的直擊受眾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