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銷界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看到很多經銷商、渠道商從興盛到衰落,而另一部分卻穩步發展,奧妙何在?
為什么有些大戶已有十幾年的經銷歷史、資金充裕,生意卻一天比一天蕭條?
為什么有些商戶入市時間短,資金相對薄弱,卻做得有聲有色,財源滾滾?
差別只有一個:意識!不同的經營理念、經營思想會產生不同的經營狀態,不同經營狀態戶在遇到市場風暴時自然會有不同的命運。
目前經銷商的經營狀態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A、按經營理念分
1、當年之勇型號
我入這一行當經銷商已經十幾年了,這么多年下來,現在手里有人、有車、有錢、我的網絡很大(實際上是在周邊各縣各市認識幾個大戶)。前幾年生意做得輕松,廠里貨來了,打幾個電話,周邊市場的大戶就能開著車上市提貨。由于資金大(一次提貨量大)手中大客戶多(入行早),曾備受廠家青睞!這幾年廠里把我的下線市場客戶都挖走了,讓我做超市?不去!他們不現結,壓錢太多。送零售店?不去!跑半天路賣一箱貨,不夠工本錢!咳!生意越來越難做,大廠家紛紛跟我拜拜,我只能去找到些實力不夠,不能精耕耘市場要靠大區代理商賣貨的廠家合作了,反正錢我有的是,還怕沒人找我?
2、被動接受型
現在不一樣啦!廠家要的不僅是銷量,還有鋪貨率、生動化,還要開發外圍市場擴大覆蓋面!
說實話,我知道做超市、做零店能促進市場成長。
但我得算算自己的帳啊!
跑零店!做超市?可以!你廠家得給支持啊!說到底產品是你的,不是我的,超市三費你廠家要掏,要我給超市賒銷你也得給我賒銷才行!零售店我可以送貨,但一次要不夠五箱我送去劃不來--除非你給我配送補助!我出力不怕,但我做生意為的是賺錢--不見兔子不撒鷹,算盤子一撥拉,沒利潤的買賣堅決不做!
不過要想在市場上立足,還就得代理廠家的牌子,這一行想做大必須靠廠扶持,所以有時候廠家追得緊了我也得鋪鋪貨,送送貨做做樣子,過得去就行了!沒必要那么實在!
3、主動進取型
現在不一樣啦!廠家的手越伸越長,靠以前走批發大戶是不行啦,現在你必須手里有幾千家零售店的網絡,再跟當地大超市、大餐飲都有固定業務來往,才有籌碼跟廠家討價還價,這一方面我已經下了不少功夫,專門招人跑不同渠道:有零售業務組、有批發業務組、還有商超餐飲業務組、還有專門跑外縣的,識時務者為俊杰。廠家越來越重視終端表現已成定局了,只要下個狠心哪怕賠上一兩年,把這些售點網絡都抓到手里,再不斷維護,以后這個市場老大可就是我了,現在苦點兒,賠點沒關系,要緊的是以后有飯吃,想做得更穩更大,就得下點本錢打基礎!
另外,超市這幾年可是越來越厲害,我手里有這么多品牌子,這么多產品,在庫里放著也是放著,過一段只要經銷店的生意上了正軌,我也籌錢開個超市,不過這可不是個簡單活,到時得請專業人士當經理!
B、按管理狀態分
夫妻店型
根本沒有庫存管理,庫房也亂七八糟,過幾天一看庫存,哎喲!空了一蘭了,好!去進貨!進什么貨?進多少?也沒個準數兒!反正做了這么多年生意,心里大概有了譜,跟著感覺走!貨進回來往庫里一扔,然后就賣貨!一清理庫戶,啊呀!康師傅綠茶都斷貨好幾天啦!糟糕!這還有三十箱前年的可口可樂已過期了!哎!下次注意,下次注意!
賣得怎么樣?就那樣啦!一天大概賣多少錢我知道,但每天每個品種賣多少?利潤率是多少?就不知道!反正錢都是我們兩口子管,賣貨收錢往抽屜里一扔,月底盤帳看是賺是賠就行了!誰有功夫天天算細帳。帳款?有!但不多,我很少給別人賒銷,寧可少做生意,我也懶得冒那個險,費那個心思,就這還白扔了好幾萬呢?
業務員?有兩個,一個是我侄子,一個是我外甥,請別人不放心,但這兩個家伙不老實,出去送貨凈跟人家吵架,還拿我的貨換煙抽,唉,頭痛!
事必躬親型
累呀!這么大的生意就忙了我們倆,我老婆是庫管,兼會計,兼出納,我天天坐店,聯系業務。
庫管管什么?招呼廠家的車下貨,留心庫房斷貨呀;平時從倉庫往店頭拿貨誰去,有時是自己去,有時讓店里的伙計去,丟貨?他敢!!!偷也只敢偷一兩件,多了我肯定能發現!出庫單,沒有,咱不搞那些虛套子。
會計管什么呀 ?管錢呀。每天賣貨記流水帳,晚上點錢存起來,進貨時拿錢記大帳,收支兩利潤報表?唉,哪有那功夫。
我干什么?聯系業務呀,四鄰八鄉的客戶都認識我,給誰多少價錢我最清楚,別人不行,我也不行,這家伙老跟人家吵架,人家不認他。
業務員?有!好幾個呢!有親戚也有招來的,我對他們可不錯,管吃管住,有底薪,另外我給提成5元,不拿錢來刺激不行!這幫家伙就見了錢跑得快。
帳款,別提了,前幾年貪功冒進,放出去幾十萬能的帳:現在只剩一堆欠條了,帳款哪那么容易呀!帳款分析?唉!欠條一在堆,具體哪個人馀得長哪個人欠得短,我也記不起,一分是一分吧,哎,以后決定不辦這傻事了。
為啥這這么累,不雇人干呢?唉,咱這么小個店擺什么譜嘛。再說了,錢呀,貨呀的,在別人手里,能放心?
企業化管理型
我跟廠家打交道一是做生意,二是跟人家學,學人家怎么開拓市場,怎么管人,怎么管錢。
我店不算大,可是總有一天要把它做大。
我早就開始企業化運作了。
我這兒有庫管、有財務、有銷售經理,每項制度健全、報表系統嚴密,嘿嘿!都慢慢建立起來的,為這我還專門從XX廠挖了一個人過來。
現在我干什么?
當老板啊!大事我參與,平時他們就自己運作了,銷售有銷售經理,出貨有庫管,當天帳款,當天交給出納,會計有帳,給哪能個客戶放欠款,財務先找我批,然后按我批的欠款最高額和間給他批賒銷出貨單……我出去一兩個月店里出不了大亂了。
我出去干什么?學習呀,拓展其它市場啊!全國走走看還有沒有什么新產品,新項目,問我感到最主要是什么?管理!不管你是大公司還是小企業,管理是關鍵,管理是生存,發展問題,我的心思一半在尋找新的商機,另一半還在加強管理上!
以上幾種類型,誰優誰劣顯而易見。
捫心自問,對號入座看看自己的經營、管理處于哪種狀態,再對照一下同行中的領先者,不難找到。
想知道自己的批發部三年五年以后是逐漸興旺還是被淘汰嗎?審視一下自己現在的現狀,反思一下自己的經營思路在向哪個方向發展--結果其實已經昭然,未來之路決定于現在所做的事情。
營銷永遠是有因有果的行為,思路不同出路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