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的調整仍在繼續,經銷商們紛紛為轉型忙碌,有的優化產品結構以期抵御寒冬,有的不得不重新審視渠道的價值……行業巨變,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深刻反思和積極作為,經銷商應如何轉型,不僅要做好”頂層設計”,還要借鑒“他山之石”。
案例一:豐富產品結構需考慮渠道匹配度
濟南某白酒經銷商李總從事白酒行業十幾年,在山東酒水圈是個知名的老牌經銷商,主要代理洋河藍色經典系列、瀘州老窖頭曲、特曲等品牌,渠道集中在商超、流通領域。
自白酒行業遇冷后,產品積壓,網絡也日益萎縮。為迅速扭轉銷售額下降的趨勢,李總考慮再三后決定增加多種產品的代理權,在短短一個月內,他北上東北,南下廣東,考察廠家,尋找產品,一口氣簽下啤酒、飲料、牛奶等十幾種品牌代理。由于攤子鋪得大,團隊成員激增,組織結構分工不清晰,加之與原有渠道不匹配,沒過幾個月,代理的其他產品也紛紛滯銷。
小編點評:白酒經銷商應根據自身的渠道資源來選擇多品還是單品運作,渠道掌控能力不匹配,人員跟不上,品牌越多死得越快。
案例二:由單一團購渠道轉為全渠道運作需穩扎穩打
郭總在無錫原有一家某高端白酒品牌的專賣店,主要依賴團購及店面銷售。白酒行業調整以來,客戶大幅度流失,每月銷售額急劇減少。由于之前廠家壓貨,還有幾百萬的庫存積壓在倉庫里,大部分是零售價在300-600之間的中高端產品,還有一部分600元以上的高端產品。
為了能夠快速處理庫存,郭總開始向流通和餐飲渠道鋪貨,因為沒有客情及相關經驗,鋪貨的過程相當艱辛,且絕大部分都是賒銷。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在當地鋪了200多家煙酒店和將近100家餐飲店,但緊接著新問題出現了,鋪下去的貨終端幾乎不動銷,不僅沒有實現當初庫存變現的目的,還因為沒有渠道管理經驗導致幾家終端跑單,他至今還在為處理庫存發愁。
小編點評:不具備渠道操作能力及經驗的團購型白酒經銷商,在向全渠道運作模式轉型時,一定要正確認識自己,穩扎穩打,切忌盲目跟風。
案例三:發力新品類需順勢而為
安陽白酒經銷商趙總一直代理某地方酒水品牌,每年銷售都能超過200萬,但在白酒最艱難的2013年卻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一次與朋友聚會中,他認識了預調雞尾酒這個新品類,被其快速增長的趨勢深深吸引。但經過對業內某些一線品牌的了解后,發現普遍存在門檻過高、供貨不及時等問題。
某次偶然的機會看到浙江衛視播出的澳大利亞卡波納雞尾酒廣告,趙總非?春眠@個品牌的市場潛力,馬上聯系并前往酒廠考察,深入接觸后他欣喜地發現,卡波納擁有全國第一家全進口生產線,是全國第一家全自產雞尾酒品牌,生產能力能支撐50億銷售額,不僅確保產品品質,最重要的是,與運作白酒相比雖然單瓶利潤低但周轉非?,能保證持續的現金流,總體效益高。
與卡波納正式合作后,在廠家的專業服務及營銷支持下,趙總決定進行渠道延伸,將原有組織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抽選部分精英組成一支核心團隊,專門開發校園、KTV等渠道,經過幾個月的努力,率先在安陽某KTV實現單店銷量超過100箱的業績,卡波納在各大KTV的知名度也不脛而走,很快,當地KTV老板紛紛親自上門找趙總拿貨。
不到一年時間,在總投入不到60萬的情況下,趙總銷售卡波納超過300萬,獲得純利將近50萬,在一個二級城市,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