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底政府發出“三公”消費禁令以來,“團購將死”的言論一直不絕于耳。盡管這一渠道的消費體量在不斷萎縮,但它始終存在。行業里仍不乏以團購為主要營銷渠道的經銷商。2014年,龍巖某專注于做團購渠道的酒業公司仍然在銷量上取得了增長,能產生動銷的團購有效客戶從原來的2000多人增長到近5000人。該公司是如何做到呢?該公司謝董事長的答案是提高酒會的成交率。
酒會成功的四大關鍵
誠然,通過品鑒酒會的方式進行團購營銷在業內早不是什么新鮮事,酒業應該如何產生動銷和增加客戶呢?
對酒會能取得預期效果的關鍵,謝董事長總結如下:首先,單一品相無法使酒會達到預期效果,每次酒會,他都會給消費者提供超過100個不同品類和品牌的酒選擇。第二,提供的酒品對消費者而言是高性價比的產品,只要有價格優勢,就能激發消費沖動。公司提供的產品多為各名酒廠家的開發產品,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對消費者做出讓利。第三,不局限目標消費者的行業,要素只有兩個:愛喝酒、口袋里有錢。謝董事長補充說:“公司需要的是中層客戶,即資產并不特別多但是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第四,邀請同一客戶的頻率最好為一年一次,至多不能超過一年兩次。此外謝董事長還表示,從目前來看,價位在200元左右的酒是最受青睞的。
不得不承認的是,盡管整體銷量在上漲,但相較往年,2014年開酒會的單場銷售額是在下降,換言之就是成本上升了。對此,謝董事長顯得頗為樂觀:“只要還能動銷,還有錢賺,就是好的。利潤下降一些無可避免,但我們同時還收獲了很多客戶。”
利用微信朋友圈積攢客戶
“酒會是永遠開不完的,只要能邀到人就行。”謝董事長習慣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他表示:“在沒有限制三公消費之前,自己做酒會時惰性多一些,但現在不成了,老客戶不斷流失,消費能力不斷下降,這促使我們不得不去開發新客戶。”為此,他想出了各種各樣的促銷、買贈、送禮品等方式來邀請消費者參加酒會。
“現在我正在做買酒送車險的活動。”謝董事長一邊說一邊打開自己的手機微信朋友圈展示給筆者。筆者看到,他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以《買車險不花錢,我來為您買單》為標題的訊息。這條訊息里提到,凡是在名品世家購買酒品*元以上的車主,就可獲贈等值的車險公司直銷模式的轎車車險。愿意參加這項活動的車主,只需要將個人繳險信息和車險保費標準提供給酒業公司,由名酒業公司代為交付保費,就可以得到與保費等額的酒品贈送。“我在內容末尾加上了轉發集贊送酒的訊息,車主本來就都要買車險,他們等于是能白得等額酒品,因此,這信息發出去反響就蠻不錯。”
這樣的活動也是為召開酒會積攢客戶群。“我之所以設立*元以上的車險標準,是為了準確地找到那些開的車還不錯的車主,換言之,他們具有消費能力。他們愛喝酒或對酒有需求,才會對我這項活動感興趣。通過我公司買車險,我就能順利獲得車主相關信息,當有了40-50個車主信息是,就可以開一場酒會了。”
他還表示,以往公司開酒會主要集中于中秋和春節兩個節慶前,他希望隨著客戶數量的不斷增長,從2015年開始,公司能逐漸做到開酒會不分淡旺季,將其變成一個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