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湖南的白酒市場各位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副什么樣的景象?是不是這個市場的容量很大?是不是這個市場很包容?是不是這個市場的小酒發展得特別好?說起湖南白酒市場的容量,我們在網上隨便一搜索,都是300多個億的巨大市場,媒體是這么寫的,行業人士也是這么預估的,而這300多個億的市場容量究竟是怎么測算出來的,卻沒有人去深究,反正作為一個慣性思維也就這么一直延續下來。
作為一個呆在湖南市場多年的行業資深人士,對這個數據我一直嗤之以鼻,今天我們不妨較下真,看看湖南市場的白酒容量到底有多大?為了統一口徑,我們這里預測的各品牌在湖南市場2016年的銷售均為該品牌產品供給一級商的價格,統稱為出廠價,譬如茅臺是以819元/瓶來測算,五糧液以739元/瓶來測算。因為廠家的出廠價測算才符合這個市場的真實容量,那些批發價、零售價因為各個市場的標準不一樣,測算出的數據差異過大,沒有標本含義。
次高端、高端市場容量是指出廠價200元/瓶以上的品牌,自從水井坊推出臻釀8號,把次高端的價位下延至200多元的區間后,次高端的價位從200元/瓶起步已經沒有異議了;小酒的市場銷售數據單列、光瓶酒的市場銷售數據單列、剩下的就是指200元/瓶價位以下的盒裝產品銷售;
當然,這里的預測也僅僅是概算,有些品牌偏高、有些品牌偏低,但總體是就高不就低來推測的,因此,累加起來的市場數據只會比真實銷售數據略高。如果大家覺得有疑問也可以致電那些自己認為數據差異較大的廠家進行進一步核實,你想要的真實數據自然就出來了。另外,表中列舉的是在湖南市場有一定知名度和銷售份額的品牌,盡管這樣可能也有不能一一列舉的品牌,我們會以其它品牌統稱。
單位:億元
從上表的統計我們可以看出,湖南的白酒市場容量從2016年的數據來看不會超過150個億,不到媒體及行業預估數據300多個億的一半。當然,表中的銷售不包含啤酒、葡萄酒、保健酒及洋酒的數據,單指白酒。
透過上述表格我們能夠看出什么端倪呢?一是湖南的次高端以上價位的產品近兩年市場增量迅速,70個億的規模,已經占據湖南整體白酒市場容量的50%還多,并且這種勢頭仍在往上走;二是小酒的市場在逐步放大,隨著消費升級的到來,小酒的終端售價在進一步拔高,市場也會進一步擴容;三是湖南的光瓶酒市場競爭趨于激烈,全國性的光瓶酒有逐步攻陷地產光瓶酒市場的可能;四是曾經的號稱有巨大市場容量的中低價位盒裝產品的銷售在快速萎縮,市場份額逐年下跌,2016年的市場份額已經從以前的50%以上下降到整個市場份額的25%不到,可見下跌速度之快;但因為方向不明,各大品牌對這個縮量市場仍在進行大力度投入,競爭已經處于刺刀見紅的地步,是典型的紅海市場;我們說的行業已經處于擠壓式競爭狀態,說的主要就是這個價格段的市場;五是湖南地產酒確實沒有占據湖南市場的主流,尤其是在次高端以上價格段,占據的份額不到五分之一,在17%左右,就是整體市場規模也不及整個市場容量的四分之一,在23%左右。
而之所以出現目前的產品兩極分化現象,跟湖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密不可分。湖南的消費者好面子,喜歡喝好酒,那種“喝少一點、喝好一點”是對湖南消費者最好的寫照,隨著十八大反腐敗的逐步深入,平時不喝酒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要喝就喝好酒,尤其是難得喝一次的情況下,更要喝頂級好酒。
有一個現象很能說明這個問題,湖南人辦酒席如果主家選擇一般的瀘州老窖、開口笑這種檔次的酒,如果預估20桌,能夠喝掉10瓶,說明這起酒席的消費能力已經非常好、非常不錯了;但如果這20桌換成茅臺、要情、國窖類的產品,那么20瓶會一瓶不剩,甚至還要加酒,因為就算喝不完,也會被那些參加宴會的嘉賓把盒子撕掉帶走;再說一個現象,現在的公務員都不太敢到大酒店、尤其是星級酒店去消費,怕曝光后影響不好,因此各個單位的食堂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但就算是食堂,也不敢在食堂天天光明正大喝茅臺、五糧液啊,因此,除了網上曝光的把茅臺裝在礦泉水瓶子里冒充米酒外,很多食堂自己采購了一些藥材,然后從市面上買回五糧液、國窖倒在藥材里泡藥酒喝,對外宣稱是米酒泡的藥酒,這就是湖南人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