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結合目前中國白酒行業發展現狀,產量過剩、行業結構失衡是諸多酒企普遍面臨的問題,對于白酒行業來說,現階段行業的主要矛盾是“產能過剩與市場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之間矛盾”。所以,如何減緩行業矛盾對自身發展的制約,成為企業當下實現突圍增量的重要課題之一。
“定制”一詞起源于薩維爾街,意思是為個別客戶量身剪裁。隨著時代發展,“定制”一詞的意義也逐漸被豐富起來。大到房屋、家居、汽車,小到服裝、飾品、食品,定制模式作為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需求,已經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等方方面面,美國預測的“改變未來的十大技術”中,“個性定制”被排在首位,定制時代正在悄然來臨。
何為定制酒?定制酒是指酒水企業根據客戶的特定需求,從品質和形象設計著手,為客戶量身打造出具有濃郁個人專屬風格的酒水,是一種“一對一”式的高品質服務。與一般用酒相比,定制酒打上了用戶的風格烙印,具有更多的個性元素和紀念意義。
對于白酒行業來說,定制酒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8年前后的初始階段,定制服務的主體是渠道商
在此階段廠家主要是以OEM模式定制產品開發為主,廠家推出貼牌產品主要是為了滿足經銷商對包裝及利潤的需求,起定量大、門檻也相對較高。
第二階段:2012年前后,定制服務的主體是大客戶
在這一階段企業為適應渠道和消費升級、針對核心客戶推出了半個性化的定制產品,包括封壇酒、單位及個人專供酒、宴席會議酒、個性化瓶型酒等。
第三階段:2014年至今,定制服務的主體是個體消費者
定制酒高速增量階段,一方面,全國性名酒紛紛涉足定制酒模塊,起訂量降到了箱級單位。另一方面,區域強勢品牌也加強與電商平臺合作,拓展定制酒業務,單瓶定制也得以實現。近年來,部分酒企也推出的深度個性定制服務,可以從酒體年份、香型、酒精度、包裝、產品名稱、畫面設計等模塊進行多元化的定制。
2014年茅臺成立個性化定制公司,布局定制酒業務圍繞“個人個性定制、企業定制、中外名人定制、區域定制”展開。無獨有偶,洋河、汾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知名酒廠也在同一時期推出了個性化定制酒業務?v觀定制酒市場的發展,從小眾的高端定制,到大眾的普通的定制,越來越多酒企開始投身定制酒市場,區別于傳統渠道,為何業內開始密切關注定制酒市場?
從宏觀環境來看,中高價位產品的商務消費及個人消費已經逐漸承接了政務消費的市場體量,互聯網信息時代,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日趨強烈,定制模式成為市場驅動利器。而圈子、社群也將成為互聯網時代開展定制化營銷的溫床。
從當前市場消費者的需求來看,80、90后群體日趨成熟,他們的消費觀念趨向個性化、定制化、關聯化。當今市場渠道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相比傳統的白酒產品消費者更喜歡與自己有一定關聯的酒,個性化定制酒已成為買酒人重要選擇之一。
從渠道競爭格局來看,大眾消費升級時代,100-300元價格將為區域強勢品牌與全國性名酒廝殺的主戰場,大眾化宴席、商務招待對定制酒的需求已呈現出巨大市場潛力。區域性品牌做好做透定制酒市場,將成為抵抗全國性名酒渠道下沉的重要利器。
定制酒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大,但是在定制行業內做大做強的酒企并不多,主要受制于以下五發展瓶頸。
一、“名酒”貼牌包銷產品管理混亂,區域品牌步履維艱
部分企業為了追求短期銷量,開發了大量性價比不高的貼牌產品,一些小企業,也開始打“名酒”貼牌的擦邊球,華麗的包裝下的酒質往往不敢恭維,這樣的貼牌產品投放市場后勢必會影響企業的品牌形象,對企業的長久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對于區域性品牌而言,一方品牌力不及全國名酒,另一方面又缺乏核心競爭優勢,自然很難和全國知名品牌搶奪貼牌市場的份額。
二、同質化競爭嚴重
定制程度低,缺乏個性化,沒有技術壁壘。很多酒企就在瓶體表面、瓶蓋、外包裝上打上專供,某某周年紀念,某某慶典字樣,個性化程度低,基本上沒有什么技術含量,誰都可以跟進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