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兩年時間之中,食品行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廠家產品同質化嚴重,銷量上不去,維持生存。經銷商市場受到沖擊,不穩定,艱難生存。終端實體商戶客流減少,銷量上不去。每一個人的心中都被一股頹勢所包裹。
特別是在下游的終端實體商戶。
每每聽到這個電商,那個電商的活動,看著一個個的在不斷的曬著飆升的業績,心中都是一股陰云。
每每看看身邊不斷的堆積起來,無法銷售出去的產品,還有不斷的想著自己推銷產品,催收貨款的業務員,心中總是充滿煩悶。
每每聽到什么地方,什么超市到底了,什么地方經銷商倒閉了,終端不行了這樣的信息,心中總是十分的忐忑。
那么,終端到底會怎么樣,以后的路到底還能走多遠,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翻身呢?
我們結合2016年各個品牌,電商等布局,發展,看看2017年終端實體店的走向到底如何???
1.衛龍,三只松鼠,阿里巴巴等開始打造線下體驗店,實體店
2016年9月底,三只松鼠第一家實體店開業,國慶一周銷售額高達110萬。
2016年10月,衛龍線下實體辣條體驗店風靡朋友圈。
2016年圣誕,銀泰商業與阿里巴巴吧聯手打造“首家新零售線下體驗館”。
各大知名網商,電商平臺開始布局實體店,可以看出實體店的展現體驗價值被越來越看重,已經成為品牌發展突破的重要武器。終端實體店在品牌布局,發展之中的作用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2.京東新通路,阿里巴巴1688零售通電商平臺的終端合作計劃不斷進行
京東新通路以三線以下城市和農村的中小零售店為目標,組建大規模地推團隊,不斷的開發布局終端零售網絡。
1688以跨境電商為立足點,借自由貿易帶來的零關稅便利,大幅度降低了進口商品的成本,再通過旗下的菜鳥網絡,實現低成本配送。1688的用戶中,線上線下各占一半,也就是說,不僅僅天貓、淘寶的用戶從中采購,很多線下實體店,也通過1688進貨。
兩大巨頭不約而同的進軍零售網絡,開發終端實體客戶。而京東更是提出了2017年50萬終端的目標,無疑表現出兩大巨頭對終端的重視與看好,對實體店未來的展望。
3.各大品牌對線下市場不斷的深挖,布局
2016年作為飲料行業的兩大巨頭的農夫山泉與娃哈哈不約而同的開始線下自動販貨機的布局,開始深挖線下市場的份額。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開展對終端市場的深度挖掘。由此可以看出兩大巨頭對終端市場的重視,也可以看出終端市場依舊有很大的潛力存在。
而作為終端的實體店,正是真正深入這一部分市場的群體,在未來的發展同樣值得期待。
4.成本變化,產業結構調整,價格體系變化等漸漸磨平電商優勢
在最近的幾年時間之中,實體店與電商之間差距,最主要是來自于實體店不斷上升的成本。人工,房租,稅收等各方面的成本都遠遠超過電商。特別最近兩年,房租不斷上升,產品同質化嚴重等現象更是雪上加霜,造成了實體店的劣勢。
但是在2017年,去年過度火熱的商業地產被國家,當地政府各種政策限制,必定會受到一定的控制。雖然下降幾率不大,但更大的幾率趨于平穩。而相對的電商成本,電商所面臨的更規范化的管理,稅收,人工成本的上升,物流成本上升等問題,必定會抹去雙方的差距,為實體店崛起創造機會。
5.線上線下洗牌接近尾聲,線上線下結合漸漸成為趨勢
從互聯網崛起,電商不斷的興盛,引起的線上線下的洗牌經歷了6年的時間,已經接近尾聲。在最近幾年的調整之中,網點布局趨于穩定,價格透明,服務穩定等優勢已經漸漸發揮到極致。消費者對電商的新鮮感也已經慢慢降低,漸漸趨于體驗。
六年的實體店關店潮已經過去,更多的經營者從中獲取了經驗,教訓。各大商超更是增強客戶的體驗性,終端也在不斷的滲透社區,加強消費者的便利性。去年在網絡上瘋狂傳播的胖東來更是證實了這些,也預示著中國終端實體店的崛起開始。
2017年對每一個終端老板來說,都將是新的一年,迎來的也是一場新的變革,新的機遇。而想要真的崛起,要有一顆不斷奮斗的心,不斷探索的毅力,堅持成長的恒心,這樣才能抓住這場機遇,真正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