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一家面積不大的社區超市,反而能夠比大賣場還要賺錢?業界也曾不止一次探討,到底多大面積的門店在這個時代才能最適合趨勢發展?這個問題仿佛成為業界不曾停止的追問?v觀這兩年來企業的探索之路,仿佛又給這個問題賦予了清晰的答案。
01、什么是500平現象?
01.開500平店已成為一種趨勢
這是一場實體店的自我救贖!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門店越開越小的情況已經不是一個特殊現象,而成為了一種普遍。
包括大潤發旗下的喜士多、永輝旗下的永輝優選、步步高集團旗下匯米巴、樂城超市旗下生鮮傳奇、金好來旗下廚鮮生、冠超市的社區店、新華都旗下鄰聚生活超市等均以500平米到1000平米面積加緊開店。
在全國各地儼然成為一道不可阻擋的趨勢,相比過去的大賣場模式,500平米到1000平米左右的門店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在過去兩年的時間里,在市場中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02.未來的零售業態是小業態、社區商業
有專家表示,未來的零售業態就是“小業態”、“社區商業”為主,在電子商務浪潮中,“小型社區店”一定會越來越受歡迎。
在這種小業態的含義里,包含了便利店,例如7-11、羅森,國內品牌全時、好鄰居等;社區超市、社區生鮮加強型便利超市,例如生鮮傳奇、廚鮮生;專業店,例如良品鋪子、樂大嘴零食等。
中國現階段除了北上廣深以外更多的是社區超市,小業態產生、成長和成熟以及發展恰恰符合了個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
03.門店面積500平,服務半徑500米
于是,我們希望更加清楚地界定這一概念,于是出現了“500平現象”的思考。
在“小業態”的基礎之上,全國商業所呈現出的“500平現象”該如何給它一個準確的定義呢?
這里所講的“500平現象”是要表達一個概念,就是取門店面積在500平米為平均值,面積大小以此平均線上下分別延伸至約500平米。
通過精心遴選出適合目標客群需要的商品,服務更加貼近消費者,能夠在最短的距離實現最便捷的一站式購物需求。
此外,500平現象的社區服務半徑在500米左右。
不管怎么說,對于500平現象門店來說,便利將是第一要素,能夠滿足個性化需求是其最大的優勢。
02、門店的盈利點
01.社區商業時未來最受歡迎的業態
由于近年來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小型門店的便利性貼合了消費者的消費者意愿。消費者在自家樓下的小店一站式解決所有生活必需的問題,是未來最受歡迎的業態。
比如,年輕消費者下班后在小區門口的小店解決晚餐問題,解決了晚餐后,還可以把電費給交了,順便給地鐵公交卡充值……
再加上小業態的運營相對大店來說比較靈活,特別是未來的商業模式會朝著個性化、定制化方向延伸,那么這時候小業態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專業人士認為,小業態發展前景廣闊,比標準店更小,比便利店大,但是這種類型的小店更注重生鮮品類與休閑品類,需要更加貼近顧客。
02.大賣場日漸式微的說法,被越來越多得提及
20年前,零售企業之所以能夠賺錢并且快速拓展,是因為對于那個時段來說,模式較為領先。
如果20年后的今天,依然采用原來的模式去發展而不轉變的話,對于實體店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