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零售企業的終極模式是什么?
那么對于哪一種模式會成為零售企業的終極模式,顯然,未來面積比較小的門店、便利店和專業店將在市場環境中更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這也是基于生鮮傳奇的成功基礎之上的判斷。生鮮傳奇以300 平米小店日銷售額達到3萬元的業績讓樂城超市找到了一個成功的突破口,也在業界刮起一陣“小業態”之風。
無獨有偶,以三線城市為主要目標消費市場的金好來超市,也開始轉型升級,從2015年11月開始,金好來開啟了鞏義市的第一家以300平米為主的生鮮便利超市,并且復制速度很快,服務500 米以內的消費人群。
這種小業態門店的競爭力和密集開店的速度非?欤@就要求門店對商品有非常精準的管控,依靠廚鮮生,金好來超市成功從鞏義市逆勢攻占鄭州市場,也成為自下而上逆襲的典范。
04.服務半徑500米,輻射周邊3000-5000戶
在一、二線城市,因為交通網絡復雜增加了消費者出行的時間成本,冠超市會密集布局生鮮加強型的社區超市,服務于周邊500 米范圍內的顧客群體。”
冠超市的定位面積是以500 米為半徑,輻射到周邊3000 戶到5000 戶的居民,能夠滿足居民80% 的生活所需,居民通常會把這種社區店當成日常基礎所需的購買場所。
這家店前三年就開始做這樣的嘗試,目前已經開了5 家這樣的店,只有500 多平方米的經營面積,每天卻有8-10 萬的銷售,可見這種模式探索是正確的。
目前,冠超市比較可取的是采用“一家大店加兩到三家小店”的模式進行復制和擴張。
03、傳統業態的救贖?
01.名品低價”是取勝的法寶
然而,500平現象之下,并不是意味著只是壓縮門店面積,商品品質和購物環境,以及人員的管理、現場管控等。
如果依然停留在大賣場模式之上的某種“治標不治本”的狀態,對于這種變革儼然算是一種失敗。
店面裝修的漂亮固然重要,但我們真正的核心是商品。在各家500平門店的經營理念中,“名品低價”是小業態門店取勝的法寶,不管門店面積如何變化,商品始終是第一生產力。
所以,門店越小對于商品力的要求就越高,考驗也就越大。
02.門店太小建不了廚房
500 平現象在業界到底能夠持續多久,或者說,它是否就是商業轉折時期的另一突破口?
是不是說500平現象就傳統業態的救贖? 是傳統業態的救贖?當然也存在不同的聲音。
“現在的社區店其實最麻煩的是500㎡以下的店”上海城市超市總裁崔軼雄表示,“門店太小的話這樣就建不了廚房,無法通過主食廚房來討好顧客的口感,長此以往顧客的黏性太差,就沒前途,至少得有1000 ㎡的面積。”
03.探索適合目標消費者的門店形態
門店面積大與小各有優勢和劣勢,對于500平米至1000平米門店,門店面積太小,沒法現場加工,廚房和操作間對于門店競爭力打造非常重要。
一個企業也許需要對門店大小有標準化的要求,但是就全社會來說,各種面積大小的門店都需要。
正所謂,任何一種商業模式并不只是單一的存在,市場多樣化要求也對門店大小有著不同的要求。
500平現象越來越成為行業的集中現象,它正在以其特有的優勢進擊,至于未來500平現象門店是否就是行業最具競爭力的門店模式,我們只有在探索中不斷去檢驗。
只有探索出適合目標消費者的門店形態,才是創造出更迎合市場的盈利模式,對于500平現象門店,待到它在全國遍地開花之時,便是檢驗其成功與否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