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在江西南昌等地的走訪中發現,除了個別大商之外,不少江西白酒經銷商,特別是有一定銷售規模的經銷商資金鏈條脆弱。
經銷商資金壓力大
經銷商的原話是“但凡上量的經銷商往往都有貸款,還貸壓力較大。”記者在對經銷商的采訪中就這個說法進行了核實,發現基本吻合江西經銷商目前的現狀,有一定銷售規模的中等經銷商都存在較大的資金壓力。
從銷量來看,他們是江西白酒的渠道的骨干網絡,對進入江西市場的外地品牌來說,他們則構成了這些品牌的核心銷售網絡。這一基本特點表明,對不少外地品牌來說,如果在江西不采取更精細和更適宜的渠道政策,可能激發潛在的市場風險和管理風險。
當地經銷商告訴記者,相對全國其他地區,江西經銷商實力稍弱,大商也較少,當地市場地方品牌強勢,對渠道多采用分而治之的辦法,加上價格透明度高,江西白酒中小經銷商往往很難成長起來;而進入江西的外地品牌有所作為的鳳毛麟角,能跟著一起發展壯大的經銷商也少之又少。
渠道壓貨,竄貨難控制
不少品牌在江西遇到過這種情況,只要往渠道一壓貨,竄貨的現象就很難控制。不少江西的貨通過七拐八拐的渠道竄回這些品牌的強勢區域,如汾酒的竄回山西,西鳳的就竄回陜西。廠方責怪經銷商不守規矩,經銷商埋怨廠方不顧市場實際盲目壓貨,在互相埋怨指責中度過一年,不少廠商一拍兩散。經銷商說,這背后既有市場的原因,也有經銷商實力偏弱的原因,資金鏈條一旦吃緊,經銷商會從現實的生存角度出發,選擇出貨變現。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前一兩年,一些品牌為了銷售數字漂亮,強力在江西渠道壓貨,結果江西成為這些品牌甩貨的重災區,經銷商以極低的價格甩貨,通過互聯網一放大,直接影響了全國價格體系的穩定。
對廠家的三點建議
與實力相對較弱對應的是,記者對江西經銷商精明、實干、能吃苦、素質普遍較高的印象比較深刻,其見識和文化素養普遍較高。江西經銷商基礎弱,但主觀能動性強、經營頭腦靈活是其一大特點。
江西渠道特點,意味著不少品牌在江西需要采取更精細和更適宜的渠道政策。從記者采訪中發現,至少有三方面有關廠方需要注意:
一、改變一味壓貨的落后銷售手法,壓貨在市場形勢好也許還有可行性,在現在不僅不可行,還容易惡化雙方合作關系,對一些品牌來說,不能再沿用將經銷商當市場,將經銷商當替罪羊的惡質營銷手法了;
二、建立和經銷商一起做市場的營銷機制,和經銷商密切溝通,一起打市場,甚至能幫著經銷商一起分析市場,經營市場,提供更周到細致的市場服務;
三、制定力所能及的經銷商幫扶措施。江西的經銷商不缺頭腦,也不缺人脈,更不怕吃苦,適當的幫扶不僅有利于經銷商發展壯大,同時也有利于廠方建立穩固的市場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