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景氣周期和國企工資體系改革的雙重利好下,茅臺集團擬給全體員工漲工資。
茅臺集團官網21日晚信息顯示,1月21日,集團召開2019年第一次黨委會,研究決定:2018年公司崗位績效工資按6.27%增長,從2019年起,員工每人每月上調1500元預付績效工資。
相關信息顯示,早在2018年初,茅臺集團員工總數已達3萬多人。若按總數3萬人和每人每月增加1500元來計算,每年茅臺員工薪酬成本至少將增加支出至少5.4億元。其中,截至2018年9月末,集團上市公司貴州茅臺員工總數為24029人。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018年,茅臺集團的收入高速增長。
今年1月1日,貴州茅臺披露,公司初步核算,2018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75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40億元,同比增長25%左右。
近期召開的茅臺集團工代會上,公司透露,2018年全年完成營業收入859億元,同比增長29.5%;凈利潤396億元,同比增長28.2%。
“近年來,茅臺的發展不斷向好,各項指標均保持了較高增速。這些業績,與廣大員工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開的。以茅臺當前的情況,有條件可以讓員工享有更高收入。”茅臺集團前述官網內容稱。
茅臺漲工資,一方面有條件,另一方面也契合相關政策的導向。
2018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要求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2018年底,國務院國資委出臺《中央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明確全面實行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分類確定工資效益聯動指標,獎金、補貼都會納入總額。
近期,北京、內蒙古、四川、貴州等地,也密集出臺了地方國企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意見。改革后的工資總額,將根據多個指標來確定。
“國企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務。”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在會上指出,國企工資改革全面鋪開,將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有利于充分調動干部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激發企業創造力,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茅臺這一做法與最近某知名酒企的“聚眾”事件形成鮮明對比。
微信公眾號“茅臺時空”曾發布《在茅臺酒廠上班是一種什么體驗?知乎網友爆料引關注》一文稱,一位匿名用戶曾在知乎上發文:茅臺工資待遇是按進廠年限來分的,普通五年拿滿,大學生三年。拿滿稅后一年大概平均在15萬左右(制曲、制酒),包裝車間加班時間長一些,一年18萬左右。茅臺機關單位、職工醫院普通員工比生產員工略低。不過“茅臺時空”也表示,上述知乎網友提出的只是個體觀察,不能代表全體。
據了解,茅臺集團的員工工資算得上是仁懷當地不低的收入群體,即使是基層一線普通員工,一年的收入也能達到10多萬。
針對茅臺集團的工資體系改革,李保芳還指出,(茅臺)要積極探索可行方式。要根據“當年工資總額增長幅度,在不超過當年經濟效益增長幅度內確定”的原則,在可能和允許的條件下,積極探索暖人心、穩人心、得人心的可行措施和辦法,盡量為員工謀取更多實實在在的福利。此外,要科學設計制度安排。“茅臺作為生產制造類實體企業,提高員工收入……向生產一線崗位、關鍵崗位傾斜,真正讓廣大員工共享茅臺改革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