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筆者的同行交流群中有一則消息如重磅炸彈般,讓群里觀點此起彼伏,熱鬧非凡,什么樣的消息?
1月16日,劉強東在京東集團年會上透露2016年推出“新通路事業部”,成為傳統零售終端的供貨商,即跨過經銷商和二批,利用其自建的物流直接將廠家的商品供貨到終端零售店里,終端門店老板只需要在家里點開APP,就可以下單訂貨。
這是繼阿里巴巴旗下1688于2015年10月底推出“百城萬店”計劃,開展線下B2B模式后,又一位互聯網大咖攪局傳統營銷模式。
無獨有偶,筆者最近有一些圈內朋友在加盟一家叫北京yjg的公司,他們在山西陽泉試點終端店訂貨APP,將當地的經銷商代理或廠家的產品整合到線上平臺,面對終端零售店,讓零售終端直接在平臺下單訂貨,由yjg當地分公司直接配送。
筆者觀點——
電商大咖就是攪局者,直面消費者時攪局終端店;
網購消費者趨于平靜后,直面終端店時又攪局經銷商;
為了找話題,找項目,拉風投,不斷地攪局;
電商是不攪局就癢癢!
筆者在2015年12月寫的《快消企業千萬不要被互聯網營銷所忽悠》中就明確指出:
1、消費者經過互聯網的嘗鮮后已趨于冷靜,實體經濟的可見、體驗是互聯網無法做到的,因此實體經濟終將回歸;
2、扎扎實實做好目前的實體店,渠道吧,不要將自己成熟的商業模式完全顛覆了,創新是指在現有成功的基礎做出優化,而不是顛覆打破,一旦打破,企業將如覆巢。
理由——
一、電商直銷影響消費者已過,消費者已經全面回歸了:
電商直面消費者時,終端零售店是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搶了零售店的飯碗),尤其是服裝業,大賣場等,但大家可以逐步發現,近來消費者更加趨于冷靜,購物的體驗感是互聯網直銷所不能具備的,所以消費者在回歸實體店了,大家也可以看看你身邊的大賣場、服裝店是不是現在又恢復了門庭若市的現象?
海寧未死,義烏更未死!
二、電商繼續用攪局來保持他們所謂的“創新企業”的名號:
因為電商的直銷紅利不再,電商企業標榜為創新的高科技公司,所以需要找新的目標繼續攪局,繼續誘使風投進來,從而保持他們的“創新”,因此,他們根據傳統營銷模式溯源而上,找到了有不少于1000萬個,分布在城鄉各地的龐大的終端零售店,那就搶了全國數百萬個經銷商的飯碗。
但,這種模式,我認為不可能長遠,主要基于下面幾個疑惑:
1、客情在哪?
當地經銷商根植市場多年,生意不是不見面就能做長久的,客情尤為重要,這和中國人的特點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做事先做人,經銷商在當地已經做了那么多年的人了,是你一時半會兒能扭轉過來的嗎?
2、如何結款?
終端店面對訂貨如何結賬?如果說終端店訂的貨屬于國家控制壟斷的,完全可以先款后貨,如鹽、煙草等,但傳統的酒水零食等,很多都是賒銷和賬期,電商的B2B如何解決?
3、如何推廣?
大家都知道,快消品在線下推廣有地堆,生動化陳列,還有諸如包柱,導購,免費品嘗,路演等一系列活動,并不是產品下單訂貨后就完成了,這個在快消行業叫鋪貨,但并未賣出去。
綜上,筆者堅定認為電商的B2B完全就是攪局,忽悠忽悠投資機構而已。最后送給我們的傳統經銷商們一首毛澤東的詩句《西江月 井岡山》來建議我們的經銷商應該怎么辦?
《西江月 井岡山》 作者:毛澤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此文為作者一家之言,歡迎同行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