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之久,茅臺或將重啟官方電商平臺計劃。3月22日,有媒體報道,茅臺在半年前啟動的新電商開發計劃,目前初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其官方新電商平臺將“隨時可能上線”。
事實上,茅臺涉足電商領域由來已久。2014年6月,貴州茅臺集團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茅臺電商公司)宣布成立,并與2016年8月正式上線。該公司主營業務是通過官方線上銷售茅臺集團旗下子公司的主要酒類產品。同時,還經營茅臺商城、茅臺微商城,以及天貓、工行融e購等十幾家三方平臺茅臺官方旗艦店。
2019年12月,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解散并注銷參股的茅臺電商公司。彼時,原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曾表示,要加快組建電商公司。“2020年,茅臺要持續推進營銷體制改革,在保障經銷商的利益的同時,強化市場管理,加大執行力度,確保茅臺酒營銷環境持續向好,并加快組建電商公司。”
此后的貴州茅臺酒2020年度全國經銷商聯誼會,時任茅臺集團董事長的高衛東也曾表示,將加快推進自營、商超渠道電商渠道建設;推動商超電商渠道成為精準銷售、穩市穩價、平衡供需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與社會渠道、自營體系相輔相成、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此期間,茅臺不斷加大直營直銷的比例。數據顯示,2020年,茅臺直銷渠道實現營收132.4億,同比增長82.66%,占比酒類營收13.96%。2021年前三季度,直銷渠道占比酒類營收進一步提升,達到19.7%左右,實現營收為146.85億。
隨著茅臺直營直銷渠道營收增長,其重啟自營電商平臺也被提上日程。在今年2月14日舉行的茅臺集團2022年市場工作會上,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提出了“五合營銷法”,其中之一就是數字融合,實施數字營銷法。“茅臺要加快補齊新零售短板,構建和完善數字化營銷平臺,為茅臺市場營銷注入新動能。”
這被業界專家視為,茅臺重啟自營電商平臺的前奏,同時也是茅臺對自營渠道的進一步有效補充和豐富。如今,有媒體報道稱,茅臺新電商平臺隨時可能上線,也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業內的猜測。
在業界專家看來,茅臺啟動新電商平臺計劃,至少有三點值得關注。
首先,茅臺啟動新電商平臺計劃,除了增厚業績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讓終端價格更為可控,能否收到預期效果有待觀察。
據媒體發布的茅臺新電商平臺購酒界面顯示,茅臺春節前上市的茅臺1935在銷售之列,并以官方指導價1188元/瓶進行銷售。此前,茅臺1935曾被炒到1800元/瓶,雖然目前價格有所回落,但是仍高于官方指導價。“相較于茅臺酒,茅臺1935的稀缺性大大降低,新電商上線后,對于茅臺1935價格能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業內人士這樣說道。
對于茅臺酒而言,上述業內人士則認為,即使茅臺方面將茅臺酒納入新電商平臺,或許一定程度上能平抑茅臺酒價格,但并不能解決其價格高漲的問題。“茅臺酒價格高漲,除了市場炒作,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本身產能。若供應量向電商平臺傾斜,就意味縮減其它渠道配額,這顯然不能解決茅臺酒實際供需問題。不過,近幾日茅臺酒價格略有下降,或許與此有一定關系。”
其次,同樣值得關注是,茅臺是否再次對傳統經銷商“動刀”。據了解,在李保芳主政期間,茅臺方面實施“砍經銷商、擴大直營”的策略。資料顯示,2019年末,經銷商數量砍至2377家,凈減少838家,其中茅臺酒經銷商減少137家。此后的高衛東延續了李保芳這一經營策略,2020年上半年貴州茅臺國內經銷商又減少了326家,其中茅臺酒經銷商減少34家。
“受限于茅臺酒產能,茅臺若加大對電商平臺供應量,線下供應勢必減少,甚至不排除茅臺進一步縮減傳統經銷商的可能。”業內人士如是說道。
此外,如何避免黃牛借助新電商平臺囤貨,也是茅臺需要面對的一大問題。據悉,此前的茅臺電商公司由于平價銷售茅臺酒,迅速成為黃牛囤貨的聚集地。為此,該公司還曾發公告,對訂單存在違規操作的行為進行關閉操作。
除了上述,茅臺還出臺了多項舉措打擊黃牛,例如聯合直銷渠道的商超、KA賣場等實施限購茅臺酒策略;攜手綜合類電商對出售的每一瓶茅臺酒進行全鏈路記錄流向,并輔以黃牛識別防控技術等。
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黃牛,維護了茅臺酒市場秩序,但黃,F象仍然存在。因此,新電商平臺上線后,茅臺方面有何新舉措進一步打擊黃牛,同樣值得關注。
品酒香,交酒友,知酒事
歡迎大家關注“酒評網”,加入輕酌會,隨時勾搭酒評君(微信:9919385),聊聊美酒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