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大盤上周留下2.90%的周陰線讓人惶恐,但是本周一根更大的3.09%的周大陽線一舉完成逆襲。這根大陽線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讓2449點真的成為了歷史,而是預示著新一輪怒漲的風口已然開啟時間窗口。當然,“怒漲”這個詞眼更多地會應用于投機炒作上,但是,只因中國股市對應于中國經濟長期來的穩定發展成果,對投資者欠的債似乎太多了一些,所以我認為從2449點算起先怒漲600點站上3000,再去走穩健慢牛式的價值投資路線,應該才是最符合國情的邏輯。
券商總是在不經意間就擔當了行情的先知先覺者。比如本輪最先動作的國海證券,自2015年6月5日見頂15.57元一直到今年,就沒怎么漲過,期間,無論保險銀行怎么慢牛、白酒電器如何高調,只有券商股我行我素地一路熊到底。如今,我們可以驀然驚覺,原來近三年多的熊市,其實早就有券商股在提前預報。同樣地,當2018年10月22日,國海證券帶領券商股集體漲停板后,其實也早就宣告股市的行情已然啟動。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券商股同樣在引領著近期大盤的運行。再次以國海證券為例,9月26日國海證券沖高回落,隨便一路快速回調,出現“挖坑”走勢,事后證明這是一輪快速洗盤。而大盤同樣是在26日見頂2827點,但28日再次上拉。此時,如果提前看到了券商股發出的信號,就能很清楚于28日的大盤不過是一次誘多。所以,緊跟券商的大盤,隨后也把破2644點的快速調整,作為一次挖坑式的洗盤。而今,當大盤還在糾結于怎么有效收復2644點時,隨著本周五券商股的再次突破,宣告大盤必須沖上2700點和展望3000點,已只是時間問題。
券商股本身就有一個板塊效應,與券商板塊類似的同樣有一個板塊,即上海板塊。股市從中長周期來看,肯定會是經濟的晴雨表。而中國經濟的近代史,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北上廣深,改革與創新舉措的試點、以及縱深推進,也基本只會從北上廣深展開,隨后才會在南北中西局部地區或全局展開。在股市長期打不開局面之時,今年的上海,再次成為焦點,科創板的規劃與加速推進成了本輪股市由熊轉牛的最重要推手,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行情的風口發源地,當年的上海自貿區試點,讓一批上海股實現快速的價值重估;隨后,自貿行情風吹遍全國各地,如海南天津重慶廣西乃至雄安新區,當這一輪地圖行情風潮輪遍后的現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要增設新片區,又出現在新時期的設計版圖上。毫無疑問的是,制定自貿區新片區方案將會有更高標準,制度創新有更大升級、政策設計有更新突破。更為關鍵的是,上海方面近期的成批的新動作,等于助推了科創版的風潮,這股風潮,將加速向全國推進,從創投公司到科技實業,會真實地感受到強大風力。
15日,人民銀行召開了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易綱行長指出,針對部分企業仍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部門要主動擔當,合理規劃信貸投放的節奏和力度。人民銀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信貸、債券、股權“三支箭”有力支持實體經濟,金融機構要用好、用足這些措施。這是投資者再一次見到,在政策設計中將股權放在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之一。要用好股權,更應該激發股市的活力,讓融資者與投資者各得其所,共同改革發展成果。
經過一輪對低價“殼”股的炒作,市場已消滅了一大批低價股。但是,與其說是炒作,不如說是市場嗅到了風的味道,從而率先在低價股上搶籌吸貨,讓超跌股率先拂到春風。歷史經驗表明,股市的熊牛轉折點往往發生在低價股的補漲;而在若干時間過后,當百元高價股集體進入拉升上漲時,你應該明白那是行情正在進入加速上漲期。殼股的炒作,盡管與并購重組的政策預期有一定的直接關聯,但是,更重要的是,市場已提前知覺,在科創板到來之后,其實現有的上市企業,正在日益成為稀缺品資源。
創投題材股只是一個起點,只因它位于最靠近風口的地方。而能提供服務的券商投行,其實也是創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事實上,風吹起之后,市場本周后段熱點已進入到了科創企業。最先吹起的是一批涉“獨角獸”的上市公司,他們將是最先受益于科創板上市的標的。目前,獨角獸題材的價值重估,才剛剛起步。后一步,風口將進一步吹向創新型大科技成長性上市公司,因為科創板的推進,將會讓現有上市的真正科技股,有著更大的殼資源價值;也會讓現有的上市真正科技公司,有望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壯大國際競爭性的自主科技品牌。
所以,當前的投資,就是瞄準風的路線,一路跟風而動。至于大小盤的風險,短期在于沖上第一頸線位缺口2703點與第二頸線位缺口2791點的技術性壓力,采取跟隨盤面板塊輪動而轉換節奏,就可以規避掉。當然,不只是在上海開啟的科創板政策風,其實還有最大的風,那就是國家做穩做強資本市場的戰略風,有此大風,即使是不習風性的投資者,只需穩穩地買入超跌股持有,其結果也不一定就遜色于天天隨風起舞的那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