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A股三季報披露已結束,3555家上市公司的三季度業績均已公布。從行業整體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靠前的5個板塊分別為休閑服務、建筑材料、房地產、計算機、醫藥生物,營收增速倒數的5位分別是非銀金融、通信、有色金屬、汽車和綜合板塊;歸母凈利潤方面,增速排名前5的板塊為建筑材料、鋼鐵、采掘、商業貿易、化工,倒數的5個板塊均錄得負增長,分別是通信、農林牧漁、電氣設備、交通運輸、非銀金融。個股層面,有不少企業三季報業績超出市場預期,當然也有企業爆出“黑天鵝”。筆者試圖結合板塊和個股的三季報業績及其他綜合因素對后市投資提示一些機會或風險。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謹慎看待白酒
根據數據統計,食品飲料行業的營收增速在所有行業中處于中位水平,歸母凈利潤增速處于中上水平。其中,白酒板塊的業績表現不太樂觀,是整個食品飲料行業中唯一一個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單季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均出現下滑的板塊,尤其三季度單季下滑幅度很大。2018年白酒板塊前三季度營收1545億、歸母凈利潤514億,分別同比增長25%、30%,增速較2017年同比回落4pct、12pct;而第三季度單季營收481億、歸母凈利潤161億,同增13%、12%,降36pct、73pct?梢钥吹,2018年三季度白酒板塊整體營收增速放緩,尤其是歸母凈利潤增速比2017年同期下滑高達73個百分點。這其中,主要原因是白酒行業經過2016年和2017年的高景氣周期,尤其2017年業績爆發式增長,基數較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第三季度開始白酒板塊出現調整信號。
具體來看,板塊內部情況有所分化,一線白酒增速略下滑,二三線酒企保持快速增長。前三季度一線白酒營收1117億、歸母凈利潤440億,增速為26%、27%,增速比2017年降10pct、17pct;二三線白酒營收428億、歸母凈利潤74億,增21%、46%,增速同比升9pct,19pct。這一分化顯示出在宏觀經濟下行、消費市場疲軟的背景下,高端白酒的市場需求放緩。
個股層面,2018年前三季度多數酒企營收加速增長,除金種子酒、皇臺酒業負增長,其余酒企全部正增長,且絕大多數酒企增長加速,洋河、瀘州老窖等一線白酒增速同比提升9pct;貴州茅臺、水井坊增速分別降36pct、40pct,但仍有23%、45%的增速。從歸母凈利潤增速來看,前三季度大部分企業也了實現正增長,而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酒鬼酒的同比增速雖有24%、36%、57%、38%,但卻比2017年同期分別下滑36.5pct、0.2pct、22pct、40pct。其中,體量最大的高端白酒龍頭貴州茅臺的業績下滑令人始料未及,其表現不佳成為一線白酒乃至白酒板塊整體增速下降的一個縮影。
看白酒行業營收和現金流變動有一個關鍵的指標就是預收賬款。2018三季度單季白酒板塊預收賬款258億,同比下滑20.47%;其中一線白酒178億,同比降85億;二三線白酒80億元,同比增18億。其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預收款分別為111.68億元、24.40億元,相較去年下滑幅度大,分別同比下降36.08%、50.47%,主要是兩家公司調整打款政策所致。未來隨著回款周期的嚴格實施,預收款下行將是常態。
總體而言,2018年下半年甚至2019年白酒行業增長放緩已是不可避免的,市場普遍認為行業將面臨一段時間的調整,此前給予白酒增速的過高預期也需要下修,估值仍有下探空間,需要謹慎的看待。但業內也會有所分化,一線白酒增速回落幅度更明顯,而二三線白酒由于本身市場規模較小、基數較低,受益于消費升級和中產階級群體擴容二三線增量提價趨勢明顯,情況會稍顯樂觀,但仍需注意其受整個行業下行風險的影響。
文章開頭提到,2018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速最高的行業是建筑材料。根據數據,按申萬行業分類,2018年前三季度建材行業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潤2991億元、419億元,同比增長26%、83%;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潤1168億元、166億元,同比增長118%、124%。其中,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占比最高約74%的水泥板塊業績持續向好,而玻璃、玻纖和家裝建材的營收增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放緩。
2018年前三季度水泥板塊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20億和329億,同比增長33%、116%;其中,三季度單季的業績尤為亮眼,實現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實現746億和134億,同比增速分別為326%、211%。水泥企業三季度亮眼的業績主要由于9月以來的銷售旺季導致。三季度是水泥的傳統旺季,企業發貨增加、庫存持續走低(如圖二水泥庫存比下滑至5年來最低點),水泥的價格上漲。同時板塊的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第三季度水泥板塊的毛利率提升5.2pct至36.3%,凈利率提升6.4pct至20.1%,均為整個建材行業的最高水平。
從個股上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水泥公司集體顯示了優異業績彈性,冀東水泥2018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43%、萬年青同比增長273%、華新水泥同比增長225%、塔牌集團同比增長147%,天山股份同比增長144%、上峰水泥同比增長102%,海螺水泥同比增長111%。
目前市場擔憂明年地產投資回落影響水泥需求,板塊估值被壓制。今年以來基建增速回落較多,明年基建補短板的政策導向明顯。同時冬季來臨,錯峰限產使得供給收縮也帶來水泥價格的上漲。進入10月以來,全國區域的水泥都開始漲價,根據中國水泥網數據,10月全國水泥均價累計上漲15元/噸,價格創全年新高,其中浙江地區上漲近40元/噸,安徽、江蘇分別上漲29元/噸和23元/噸。明年基建補短板和水泥價格上行或將為水泥板塊帶來一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