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從進口葡萄酒已被列入跨境電商清單后,特別是國家跨境電商的“4.8”新政出臺以后,不少酒商紛紛試水葡萄酒跨境電商。當時有一些行業人士認為此舉是開前門關后門,打擊了水貨名莊酒,是把名莊酒貿易陽光化的舉措。
時隔一年多,筆者再次對葡萄酒的跨境電商進行了訪問,明顯感受到這一年的發展下來,跨境電商發展并不如當初期望,其價格優勢和保真優勢并沒有發揮出來,其中的一些現象值得關注。
跨境電商模式僅適用部分葡萄酒
“當初葡萄酒跨境電商大稅收家看好200-1000元價位段的葡萄酒,這個價位段的酒如果享受稅收優惠會有較大競爭力。”廣東國龍優品跨境購總經理翁崗表示。他認為:“葡萄酒領域跨境電商發展不如母嬰用品成熟,目前我公司主銷產品是100-300元的葡萄酒。”在他看來,或許因為葡萄酒不是剛需和高頻的消費品。從價格來說,普通葡萄酒跨境電商的競爭力也不是特別強。一般貿易下,進口葡萄酒的綜合賦稅是48.25%,跨境電商葡萄酒稅收是20.3%(跨境電商關稅為零,增值稅和消費稅打七折),看似跨境電商便宜,但是兩者計價標準不同,一般貿易式以CIF價計稅,而跨境電商以零售價加運費計稅,價格優勢并不大。
寧波永裕貿易謝建江表示:準備在法國名莊老酒領域開展跨境電商。這個領域相對個性化,單價高。因為老年份名酒難以開原產地證書,一般貿易進不來,恰好是跨境電商用武之地。
通關效率制約跨境電商
深圳芭黎之花酒業的負責人武運平:去年到今年葡萄酒跨境電商做了幾千票。最大問題是海關、商檢效率問題,常常放出來時間超過了我們給客戶承諾的七天。
他公司后來采用國際包裹寄送,和國外郵政公司合作,根據萬國郵政聯盟規定,50元以下物品免稅,超出這個價格的葡萄酒,海關查到會郵寄一分催繳稅款通知書給買家,造成客戶體驗不好,其實補稅的費用是他公司出的。
武運平透露:現在準備把做跨境電商的名莊酒放到香港招商局恒溫倉,既可以跨境銷售到內地,也可以在香港當地就地消化。換一家物流大公司協助報關繼續做跨境電商,該公司有三百多名報關員,每年做上萬票,通關效率較高。
“跨境電商是新生事物,政策不穩定是最大的影響因素。”一位酒商分析。
引流難題需要破解
優自西方供應鏈有限公司CEO吳湘華認為:跨境電商在名莊酒這一塊從目前部分產品的網上報價來看,確是沖擊了傳統的精品酒貿易,但在渠道上影響力還不夠。
他指出:跨境電商葡萄酒價格再低沒有水貨低。精品葡萄酒是非標準品,比較專業,消費人群相對較少。如同白酒一樣,消費者也僅僅知道五六個知名品牌的價格,可以進行比較。
“有的公司現在低價為了引流,但長時間不賺錢的做這種業務,一般很難持續,所以葡萄酒的跨境電商常常是一波接著一波。”吳湘華指出。他認為只有持續的低價才有競爭力,還有極強的獲得客戶的能力才能獲得資本青睞,但是傳播費用很大,市場盤子相對較小。
必須和消費者建立信任
“現在一些酒商開的實體店,打者跨境電商的名義,其實所銷售的商品都是一般貿易的進口商品,這種搭車跨境電商的作法容易給消費者造成信任危機。”一位行業人士指出。“更何況,跨境電商的葡萄酒是不開發票的,這一點多數消費者不清楚,這本來就需要解釋,需要雙方信任。”他補充道。
給網易考拉海購供應法國葡萄酒的寧波匯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勝亮表示:跨境電商的信任需要大平臺來背書,網易考拉海購葡萄酒從去年12月上線以來,至今銷售了30000多瓶酒,35歲以下的消費者居多,女性消費者居多。他看好其未來發展。“網易是千億資產的大公司,為自己直營的葡萄酒背書應該是容易獲得消費者信任的,而且這些所有的倉庫都是網易自己的倉庫,2017年以來的數據顯示,每月銷售量環比遞增都達到甚至超過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