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股及推薦組合表現搶眼。9月推薦組合漲跌幅分別為洋河股份(9月金股、10.99%)、貴州茅臺(10.74%)、絕味食品(6.53%),組合收益率為9.42%,同期上證綜指上漲3.13%,組合跑贏上證綜指6.29%。根據各細分子行業變化,10月推薦組合為:洋河股份、順鑫農業、貴州茅臺,其中洋河股份和順鑫農業為10月金股。
從國慶消費行為與現象級文章看食品飲料投資機會。國慶假期的幾種生活形態主要有:海外游、國內游、返鄉、宅在家。對于食品飲料行業而言,返鄉和宅在家為主要消費主力軍。結合近日朋友圈刷屏文章《藏在縣城的萬億生意丨在這里讀懂中國》,我們認為下線市場的品牌塑造具有很大空間,本文從國慶生活形態、消費行為以及渠道下沉的角度分析食品飲料的投資機會。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下線城市貢獻主要消費增量,品牌塑造空間大。我們對這生活形態進行分析:1、2線城市國慶期間人口凈流出增多,消費特點是城內短游、聚會頻次增強。 國慶返鄉帶動的是3、4線城市和縣鄉農村市場的禮品和餐飲消費峰值。宅在家的人群主旨是要吃的好(既然沒有出行,就修身養性、享受精神和味蕾的滿足)體現在家庭精心烹飪、外出聚餐頻次增強、外賣吃的更好。從這個角度看,國慶期間下線城市貢獻了主要的增量空間。從消費行為來看,中國縣鄉市場的消費者特點為:工資一般、買房負債的人群壓力相對小、生活慢節奏、選擇商品依舊追求性價比、品牌意識覺醒、網購興起,老人和學生的家庭支出占比較大。雖然手機用戶群體增多,網購成為一種新消費習慣,但是大多數人群國慶期間還是享受線下購物逛街帶來的滿足和愉悅感。家庭食品消費以農貿市場、商超、街邊小便利店為主,尤其是街邊和社區小便利店,是調味品、飲料的主力消費渠道。食品板塊較為受益的是乳業、飲料和禮品。
從渠道下沉的角度,渠道的力量取決于商品的性價比、銷售體系、銷售人員的素質、激勵機制、時間的價值。具體分析為第一商品的差異化(同行中具有產品差異或價格優勢)是先決條件、渠道力(直營或經銷商體系、渠道利潤、網店開拓和服務關系的維護、員工激勵和經銷商的返點)是關鍵、其次是配套的宣傳體現在線上電視廣告、線下的堆頭、導購、促銷、活動等,而消費者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時間塑造品牌。對于我們草根調研而言,我們主要關注商超、便利店的鋪貨和品類變化、堆頭及折扣力度、商品生產日期、有無導購人員推薦,這些是區域市場動銷的一個縮影。下面我們具體分析細分子行業的投資機會。
白酒:板塊行情重啟,估值修復行情繼續。國慶前兩周白酒板塊行情重啟,漲幅位居行業前列,一方面來自中秋旺季動銷趨勢良好推動悲觀、逐步修復,另一方面來自MSCI權重提高及加入富時羅素指數,使得藍籌股最為受益。國慶后白酒價格體系依舊穩定,飛天茅臺一批價保持在1700元左右,普五一批價830元,國窖1573核心市場一批價約830元,洋河停止促銷政策后價格正常恢復,其中洋河古井等酒企銷售口徑基本完成全年任務,我們認為三季度名酒業績將繼續靚麗,整體來看表現最好的仍是上半年基本面突出的茅臺和區域酒。全年名酒業績預期基本落地,估值切換行情開啟階段性展開,目前名酒對應2018年估值在20-25倍區間,極強的商業模式和行業壁壘未變,宏觀環境波動背景下白酒長期配置價值凸顯,穩健收益品種繼續重推茅臺、五糧液、老窖,彈性品種繼續重推區域酒洋河、順鑫、古井、口子窖、汾酒等。
10月金股洋河:洋河停貨穩定價格體系,夢之藍持續高增。根據微酒報道,從10月1日起,洋河海天夢系列、雙溝珍寶坊系列將全面停貨,同時大幅提高終端供貨指導價,目前或已基本提前完成年度銷售任務。中秋旺季藍色經典價格體系穩定,反映7月初提價策略初步成功,我們認為本次提高終端供貨價,意在繼續鞏固7月初出廠價上移策略,進一步提高經銷商和終端渠道利潤。根據渠道反饋,目前公司全年回款任務基本完成得到驗證,貨也基本發到渠道,全年銷售口徑增速25%;中秋終端出貨趨勢不錯,整體渠道庫存良性,夢之藍在省內外市場繼續快速增長,團購渠道仍在快速上量,我們預計三季度夢之藍增速在50%以上。
貴州茅臺:擴建系列酒緩解產能瓶頸,為中長期業績增長奠定基礎。國慶后茅臺一批價報1700元左右,價格繼續維持高位,體現出終端需求仍舊強勁。9月底公司公告投資建設3萬噸醬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項目,總投資估算不超過83.84億元,項目總建設周期為3年。按照此次技改議案,公司系列酒產能將提升至6萬噸,超過此前公布的5.5萬噸。我們認為,茅臺系列酒的擴建勢在必行:1)從現實情況來看,茅臺醬香系列酒2018年銷量預計3萬噸,產能2萬噸,產能缺口已經出現;2)近年來系列酒銷售高增長,按公司規劃2018年銷售額要達到80億元,據糖酒快訊,2018年前9個月茅臺醬香系列酒已經完成2017年全年銷售額即65億元,實現超預期增長;3)從未來來看,此舉是對茅臺“雙輪驅動”戰略的夯實,有利于實現醬香系列酒和茅臺酒1:1的產量格局,為茅臺中長期業績奠定強力支撐。
古井貢酒:消費換擋持續演繹,徽酒龍頭加速增長。全年銷售公司收入目標增長20%,截至9月底全年任務基本完成,古井8年繼續保持80%以上增長,國慶期間獻禮和5年終端價格堅挺(省內獻禮在鄉鎮煙酒店價格85-90元)。動銷良好,省外多地市場開拓順利,偏高庫存運行模式對古井來說仍為良性,我們預計三季度銷售口徑收入增速在30%左右。
乳業:伊利蒙牛三季度動銷強勢,進口乳品增長較快。根據渠道草根調研:伊利常溫液態奶7-9月的銷售額增速一直在15%以上,其中表現靚麗的是安慕希(30%以上)、金典(20%左右)、基礎白奶的增速接近10%、其中老品牌在換新包裝和廣告宣傳,增速有所提升。新品推廣節奏較為穩健,作為培育一代。奶粉整體銷售增速也維持兩位數增長、冷飲收益產品升級和提價,增速穩健。8月是國內生鮮乳產奶淡季,因此伊利、蒙牛等乳企的收奶價略漲,部分時間缺貨,但是同比去年缺貨時間縮短。9月進入雙節銷售旺季,終端需求提升,庫存穩健、實際動銷略超預期,買贈促銷環比減弱、同比持平,部分品類考慮產品日期新鮮度進行處理,略有加大。線上廣告投入環比顯著下降,但是同比預計略有增加,預計收入增速依舊高于利潤增速。繼續推薦伊利股份,關注蒙牛乳業。進口乳制品穩步增長:根據統計局數據,2018年1-7月國內共計進口乳制品156.35萬噸,同比增加8.8%,進口額58.5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其中,進口液態奶進口額5.14億美元,同比增長14.7%。奶粉進口額15.91億美元,同比增長8.2%,價格3051美元/噸,同比增長3.1%主要來自,新西蘭占79.3%,歐盟占8.8%。
保健品:藍海市場、品牌+渠道為王。受益于消費需求擴容+政策利好+監管規范,看好行業未來三年復合增速10%+高增長。驅動因素:一是人口老齡化,醫保政策壓力增大,預防疾病為保健品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二是保健品年輕化趨勢,體現在健身文化、養生意識的提升。三是保健品企業重視廣告宣傳,加之海外品牌依靠跨境電商進入中國市場,消費者教育增強,行業在擴容。2017年行業CR5占比僅19.3%:其中無限極(6.3%)市占率領先,紐崔萊、完美、東阿阿膠、湯臣倍健份額差距不大。行業渠道特點:直銷穩定、線上電商高增速、藥店高門檻,目前保健品藥店銷售額占比23%,藍帽子政策+藥店利潤訴求+提升服務專業性為驅動關鍵;線上電商占比24%,隨著跨境電商政策放開,預計未來仍有40%以上高增速。直銷渠道增長穩定,預計份額會不斷下降。推薦湯臣倍健、西王食品、H&H控股。
火鍋行業:火熱上癮,門店可復制性強。由下游餐飲火鍋興起帶動中上游機會。根據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年數據:2017年我國火鍋餐飲市場規模約4362億,預計未來3-5年依舊保持10%左右的增長。建議關注龍頭海底撈,主要驅動力為門店擴張+翻盤率提升+上下游議價能力強。2016年火鍋調味料市場規模179億,預計未來符合增速接近15%。關注頤海國際2017年火鍋料制品中凍魚糜制品產量規模約400億,年人均消費量9kg/人,遠低于日本20kg/人,過去10年的復合增速在15%以上。此外2016年速凍食品行業981.4億元產值,同比增長13.4%;米面制品行業1131.5億元產值,同比增長12.2%;未來的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龍頭的市場份額有望加速提升。安井食品產能+區域+品類擴張驅動年收入預計15%以上增長
投資策略:分子行業來看,白酒繼續重點推薦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二三線酒洋河股份、順鑫農業、古井貢酒、口子窖、山西汾酒、水井坊等;啤酒行業受益的先后順序分別是華潤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食品重點推薦伊利股份、中炬高新、絕味食品、元祖股份、海天味業,保健品行業建議關注湯臣倍健、西王食品、H&H,烘焙面包行業建議關注桃李面包、廣州酒家,肉制品行業積極關注龍頭雙匯發展。
風險提示:三公消費限制力度加大、消費升級進程放緩、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