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茅臺低開低走,盤中創下1600元的今年新低。截至收盤,該股跌0.92%,報1620元,總市值2.04萬億元。
而在今年2月中旬,貴州茅臺曾一度創下2603.44元/股的歷史新高,市值一度達到3.27萬億元。短短半年時間,貴州茅臺市值蒸發超1.2萬億元。平均到14.63萬股東身上,相當于每人虧損超過800萬。
值得注意的是,茅臺股價頻頻新低的背后,是北向資金的持續“出逃”。
數據顯示,從7月29日開始,外資一直在賣出公司股票,連續14個交易日合計賣出超過70億元。其中8月17日,貴州茅臺遭北向資金凈賣出金額再居滬深兩市之首,達7.34億元。
業績方面,7月30日晚間,貴州茅臺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0.87億元,同比增長 11.6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6.54億元,同比增長9.08%。凈利潤增速創2015年以來中報的新低。
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今年以來,公司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以‘五星茅臺’建設為重要抓手,統籌抓好疫情防控、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保持了‘穩’的大局,實現了‘進’的預期。
盡管近期茅臺股價一路走低,但機構仍紛紛表示看好其后市表現。
安信證券研判,由于茅臺酒獨一無二的品牌地位和稀缺性,其投資屬性更為突出,這又進一步加劇了供給緊張,使得供小于求局面難以快速扭轉,市場價格管理難度較大,長期成為市場關注熱點,未來渠道價差轉變為企業利潤還需更好的市場化環境。雖然受限于量及價致2019年以來降速,但不掩公司品牌價值穩步提升超高端份額牢固以及業績穩步增長。
國開證券指出,短期來看,公司大概率高質量完成年初制定目標,中長期來看,公司品牌力、渠道力將持續鞏固“稀缺”屬性,未來增長仍具有較高確定性。近期,白酒板塊因部分公司業績不及預期及資金調倉等原因出現較大幅度波動,茅臺配置價值顯著提升。(原文標題:“股王”跌落神壇?貴州茅臺創階段新低 外資14天狂賣超7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