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白酒上市公司密集發布半年財報,大部分企業業績靚麗,其中龍頭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均獲得至少10%以上的增幅。中秋旺季的戰火就要點燃,白酒企業摩拳擦掌,火力全開,預計下半年的業績會令今年全年的報告更精彩。
沱牌舍得、酒鬼酒表現亮眼
對比各上市酒企的年中財報,業績漲幅最大的當屬沱牌舍得和酒鬼酒,凈利潤增長超過100%。其中沱牌舍得凈利同比增加169%,酒鬼酒凈利同比增加113.62%。
對此沱牌舍得在財報中解釋稱,營業收入變動原因主要是公司加大市場拓展,產品銷售收入增加所致。沱牌舍得2016年7月6日發布公告,宣布原控股股東沱牌舍得集團正式完成股權交割,一系列營銷措施成效不錯,業績上揚。財報顯示,2017 年沱牌舍得圍繞生產經營計劃,按照“顛覆營銷、優化生產”的工作方針,繼續推進營銷改革、生產優化、管理體系和團隊建設等企業深度調整工作。
而酒鬼酒財報顯示,酒鬼酒繼續打造核心戰略大單品“高度柔和”紅壇酒鬼酒。進一步聚焦核心戰略單品,突出重點產品,全面進行產品SKU梳理,明確品類條碼數量,SKU同比削減50%,總數控制在100個以內。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沱牌舍得和酒鬼酒的業績增幅較大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一是它們在此前白酒行業調整中受挫最大,在調整后很快觸底反彈,增幅明顯;二是酒鬼酒和洋河本身的體量很小,業績變化幅度較大但絕對增加值并不多。
高端酒漲價驅動凈利潤增長
早在2016年,白酒上市公司就整體業績飄紅,“利潤增長”也成為2016年白酒行業關鍵詞。以茅臺為代表的高端酒價格回漲,五糧液也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順價銷售,白酒行業總體為向好趨勢。
事實上,白酒行業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增加并不明顯,而凈利潤增幅顯著,為什么呢?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是由于酒企本身積極推進產品升級,以及高端酒的不斷漲價所驅動。
對于白酒業來說,上半年應該是淡季,但依然擋不住白酒“提價潮”,眾多知名品牌紛紛漲價。例如,茅臺集團多次強調穩價,明確飛天茅臺酒零售價為1299元每瓶,并對提價經銷商進行嚴罰,但飛天茅臺在其他渠道的售價還是往上漲;瀘州老窖集團老字號特曲、窖齡酒30年、窖齡酒60年、窖齡酒90年、彩版特曲等紛紛漲價;酒鬼酒集團的52度酒鬼酒、劍南春集團的水晶劍南春等相繼漲價;郎酒集團郎牌郎酒、紅花郎、青花郎也相繼提價。
多家行業分析機構認為,這輪“漲價潮”或將持續一段時間。在即將到來中秋、國慶銷售旺季,部分高端、次高端白酒有望再度迎來銷量、價格均提升的大好局面。
小酒企生存壓力加大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白酒行業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向好的同時,眾多小酒企卻生存在水深火熱中。
業內人士指出,從2013年起,白酒行業開始進入擠壓式增長階段,市場總容量變化不大,此消彼長。消費升級大趨勢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青睞高端酒產品,隨著一線酒企的業績增長,部分二三線酒企的市場份額逐年縮小,其生存環境不容樂觀。
專家建議,中高端酒企在白酒市場發展中應該審時度勢,創新產品結構,緊跟消費升級步伐,同時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優化線上渠道布局。而中小型酒企要力求在市場競爭中突破本土市場瓶頸,瞄準省外擴張,抓緊生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