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領先于行業恢復,更加關注盈利能力的提升。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國內啤酒產量同比-2.3%,但華潤/青島的銷量分別同比+0.9%/+0.6%,龍頭企業相較行業的率先復蘇,而同期整體行業產量同比下滑,可見地方小企業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市場份額向龍頭進一步聚攏。龍頭企業在熬過行業冰凍期后,CR5的整體優勢更為明顯,在“大魚吃小魚”時代已過去,而小魚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怎樣改善自身盈利能力成為各大巨頭發展的主題。
提價:直接提價及產品結構升級路徑依然暢通。此次巨頭集體提價主要源于成本推動。啤酒成本中包裝物成本占50%左右,受環保政策影響主要包裝物漲幅較大;同時交通部超載新規也對費用端形成一定壓力。成本和費用端壓力對各大廠商低端非盈利產品的擠壓較重。除了成本端壓力外,競爭格局相對穩定是提價基礎,在整體區域、價格格局相對穩定情況下,龍頭企業開始在優勢區域試水提價,提價呈現從優勢區域擴散至全國范圍、從低端擴張至高端的趨勢。
關廠:供應端的自我收縮,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利用率。前些年啤酒行業產能無序擴張是近年行業產能利用率快速下滑的主要原因。2010-16年供給擴產超2000萬千升,但同期銷量僅增加23萬千升,供需嚴重不匹配。在需求端未出現有效回暖之前,企業擴建產能意愿降低,資本開支降至冰點,供給側自我收縮開啟。近年來百威、華潤等大商關小廠開大廠的趨勢非常明顯,均意在提升產能效率、擴大輻射范圍,有助于降本增效。長期看來,如果啤酒廠商開始集體縮減產能,供給端自我收縮,產能利用率逐步上升,將降低惡性價格戰的風險,有利于啤酒品牌利潤率的提升。
投資建議
華潤啤酒:產品結構高端化持續進行。高端化是公司首要戰略,從自身品牌升級和尋求國際合作兩方面進行。(1)推出新品勇闖天涯SuperX,主打8-9元細分市場;(2)繼續加速推動原有高檔產品如雪花純生及臉譜系列快速增長以推動產品結構升級;(3)與海外公司合作,引入高端產品。
燕京啤酒:三大主銷區全部提價,18年有望開啟利潤彈性。燕京啤酒三大主銷區全部開啟提價動作,我們判斷18年燕京有望開啟利潤彈性。同時,我們認為燕京業績彈性的另一大推手--關廠動作,上半年或較難落地,下半年將是可觀察的事件窗口。
青島啤酒:基本盤穩固,費用下行確定帶來業績彈性。公司年初以來實施費用精細化投放戰略,將顯著提高業績彈性。2017年及2018Q1,銷量分別同比+0.6%/1.3%,一方面是行業競爭趨緩表現,一方面也體現公司基本盤穩固。公司近日完成新任董事長及總裁的選舉工作,預計“黃樊配”的頂層設計將順利延續至下一屆董事會,將有利于公司中長期經營策略的穩定執行。
重慶啤酒:產品升級持續,嘉士伯資產注入預期。完成關廠及減低端SKU等重點工作后,重啤借助產量低基數及嘉士伯品牌加持開啟量價齊升通道,同時減產減值影響逐步減弱及結構升級持續將持續推動公司盈利情況改善。此前嘉士伯承諾將在2020年前國內啤酒資產注入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超預期:啤酒行業競爭整體性趨緩,但部分區域市場仍存在較強競爭,若局部競爭擴大化或影響費用端。天氣因素不利:低溫對啤酒銷售顯著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