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2019年年報的集結完畢,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不含*ST皇臺)的開年成績單也全部亮出。
與年報的整體向好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因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除個別龍頭酒企之外,白酒上市公司一季報業績集體出現大跳水,這是白酒行業自本輪調整期以來又一次上演“慘劇”。整體形勢較為嚴峻,兩極分化愈演愈烈,白酒行業新的革命或將來臨。
茅五逆勢“開門紅”
貴州茅臺日前發布的2020年一季報顯示,2020年1—3月,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244.05億元,同比增長12.76%;實現凈利潤130.94億元,同比增長16.69%。營收和凈利均錄得難得的雙位數高增長。
同一天發布的五糧液一季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五糧液實現營業收入202.38億元,同比增長15.05%;實現凈利潤77.04億元,同比增長18.98%。五糧液同樣取得了2020年的“開門紅”,為全年目標完成奠基。
業內人士表示,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的正增長并不意外,一般來說,茅五一季報受年初預收賬款的影響較大,春節前將完成大部分高端產品促銷,再加上作為高端白酒龍頭品牌,市場力較強,正增長自然水到渠成。所對應的是,基于在高端白酒市場的強勢地位,茅五還在凈利潤增長方面實現兩位數增長,由此可見,白酒行業以茅五為引領的趨勢再次得到強化。
貴州茅臺和五糧液一季度的“開門紅”,承接了公司去年的良性增長趨勢,但增速卻有所放緩。
數據顯示,貴州茅臺2019年營收、凈利潤增長分別達到16.01%、17.05%,五糧液去年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則分別達到了25.20%、30.02%。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受到了疫情對終端消費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到了過去幾年行業恢復性增長后,收入基數相對較高的影響。比較之下,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品牌雖然利潤增速出現10個百分點左右的下降,但是整體利潤增速仍然維持在20%上下,成為今年一季度白酒業抗風險能力相對突出的細分子行業。
“史上最差”一季報
除茅五外,也有其他企業扛住壓力,保持增長。
其中,取得營收正增長的有順鑫農業以及山西汾酒。順鑫農業的牛欄山白酒定位“民酒”,低檔消費受疫情影響較低,再疊加順鑫農業包含的豬肉業務在疫情下維持高位,增長也在預計之中。
取得凈利潤正增長的還有山西汾酒、瀘州老窖以及酒鬼酒。酒鬼酒的利潤增長受益于去年低基數優勢。而其他兩家名酒的增長,則盡顯疫情之下公司經營穩定以及管理精細化優勢。
除此之外,白酒上市公司一季報整體看來的確有點慘。
從營收方面看,在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4家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其中不乏洋河、古井貢這樣的名酒品牌。其中,負增幅超過30%的有7家,分別是-32.94%的金種子、-33.37% 的金徽酒、-33.55%的迎駕貢、-34.19%的老白干、-42.02%的舍得酒、-42.92%的口子窖,以及降幅高達70.45%的西北龍頭伊力特。
凈利潤方面,也有12家白酒上市公司出現了負增長。其中,迎駕貢為-34.07%、老白干為-44.05%、金徽酒為-47%,口子窖為-55.36%、舍得酒為-73.46%、伊力特為-94.42%、青青稞為-109.25%,降幅最高的為金種子,達-391.83%。
受疫情影響,除上述營收、凈利潤等核心指標外,白酒上市公司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預收款項等與企業生產、銷售等緊密相關的數據均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瀘州老窖、洋河、口子窖這樣的名酒或區域強勢品牌均出現了類似問題,疫情影響下的滯銷問題,對白酒企業的牽制、阻力是能夠清晰地感受得到的。
白酒分化再加速
區域龍頭、省級名酒受一季度疫情對酒類消費的抑制影響,雙雙迎來營收和凈利潤大減,疫情帶來的影響已經不言而喻。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表示,區域型酒企和名優酒企相比,其品牌、產品、渠道方面不占優勢。一線酒企的渠道下沉必然會掠奪區域型酒企的市場,弱勢二線酒企的壓力也隨之增大。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白酒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酒企間的優勝劣汰正在加速。這之中,區域酒企和中低端酒企不得不面對名優酒的市場擠壓的壓力。而疫情疊加消費升級的影響,整個市場對于酒類消費的推動和分化作用也在加強。蔡學飛表示,一線酒企價格不斷升級、扁平化渠道得到進一步完善,區域酒企的市場份額遭到進一步擠壓,內部出現了強分化。“一方面,強勢的區域型酒企規模和范全國化上布局取得階段性勝利,產品結構出現持續高端化的趨勢。另一方面弱勢區域型酒企面臨著進一步分化的問題,雖然它們也在進行范全國化和產品結構高端化,但從規模和利潤角度來看,實際上空間已經非常小了。”蔡學飛說。
不過從側面來看,盡管業績出現了減速,但除了近年發展處于低潮的青青稞酒、金種子酒等,其他區域龍頭、省級名酒均實現盈利,這樣的表現已非常難得。這也側面證明了白酒行業的剛性需求以及面對重大事件的抗壓性。
“負影響”已成定局
受疫情影響,白酒行業一季度被迫下行,已是不折不扣的事實。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169.26萬千升,同比下降15.87%,白酒銷售收入1442.02億元,同比下降5.67%,利潤437.75億元,同比增長7.46%。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經濟“停擺”,這樣的大背景下,白酒龍頭貴州茅臺、五糧液能實現營收、凈利潤兩位數高增長,迎來“開門紅”,無疑為行業注入強心劑。但茅五之下,其他酒企迎來“雙減速”,進一步增加了中下游酒企的座位排序變數。
此外,目前白酒上市公司中除貴州茅臺外,一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均同比有所回落,部分酒企回款較差,客戶提前打款的意愿也大幅下滑,對應一季度合同負債下滑。業內人士認為,白酒公司在1月底前受疫情的影響較小,這個時間段基本完成了一季度業績收入計劃,或許二季度才是真正的考驗。浙商證券最新研報指出,此前市場普遍認為因預收款較高,疫情主要影響第二季度,對一季度影響較小。從一季報來看,預計多數酒企將在一季度消化疫情負面影響。
可以看到的是,盡管酒企已釋放了一部分疫情沖擊壓力,但一季報只是更多體現了春節前后的銷售成績,特別是春節前,很多酒企已完成經銷商打款發貨,因此整體還算比較樂觀。接下來,市場動銷遲滯,以及天氣轉暖而來的淡季,二季度甚至三季度,白酒企業或將面臨更大的回款壓力,繼而導致二季報非常難看。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三季度將成為酒企的晴雨表,在庫存已經基本清除的情況下,如何去迎接下半年的銷售旺季,將對整個企業的品牌力、運營能力以及渠道庫存的純度產生巨大考驗。
從全年推演來看,一季報、二季報甚至三季報的“難看”,勢必會影響全年業績大局。對酒企而言,疫情“負影響”2020年發展已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消化成為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東北證券認為,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白酒行業宴席、婚慶補償性消費將逐步顯現,部分區域有望在五一節和端午節迎來消費小高峰。從復蘇節奏看,區域龍頭率先復蘇,其次高端,再次次高端。
從恢復節奏看,西部證券認為完全恢復或要看中秋國慶。“當下渠道庫存仍處較高位置,五一假期重點也是在去庫存,但真正完全改善或得看中秋國慶。”
華鑫證券認為,本輪新冠肺炎疫情對白酒行業是一次強壓力考驗,白酒企業存在階段性經營壓力,下半年伴隨酒類消費進一步分化和降頻,名酒加快復蘇,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