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高端白酒兩年增速超20% 酒企提價走高端路線
據尼爾森報告顯示,過去的三年,白酒市場增長模式經歷了微妙的變化。大眾酒持續調整,行業集中度加強,低產小廠產品和資質較差的經銷產品逐漸被清退出市場。中端酒(150元-300元價位段)保持穩中有進的態勢,次高端白酒(300元-700元價位段)表現最為突出,連續兩年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從中不難看出,國內白酒市場已逐漸整體趨向高端與次高端化,酒企們也順應趨勢,紛紛通過提價來塑造品牌高端形象,頭部企業尤甚。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去年,貴州茅臺(974.000, 2.03, 0.21%)上調終端售價上限,飛天茅臺終端限價由1299元/瓶上漲到1499元/瓶;洋河上調了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的出廠價及終端供貨價,其中夢之藍M9提高幅度最高達600元/箱;今年年初,五糧液承認將在4月底到5月初完成新版52度五糧液出廠價的調價,上調后每瓶的價格預計在869元-899元;4月初,瀘州老窖還宣布對百年瀘州老窖窖齡90年產品的價格進行調整,其中窖齡90年52度終端零售價上漲至548元/瓶……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對白酒企業而言,無論是為了提升品牌形象、拉動業績,還是拓展市場份額,高端化都是它們的一項重要策略。據瀘州老窖發布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瀘州老窖營收130億元。其中,增長最快的就是高檔酒產品,營收達到63.78億元,毛利率超過90%,同比增長37.21%,遠高于其低檔酒品8.3%的增速。
伴隨著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次高端白酒的繁盛被業內人士認為是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從長期來看,過于猛烈的漲價勢頭對市場及消費者來說,不是一個好的信號。值得一提的是,據相關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價監局曾在去年年初召開白酒行業價格法規政策提醒告誡會,旨在引導和推動白酒生產流通企業守法經營,維護市場價格秩序,而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在會上被點名作重點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