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啤酒行業迎來漲價潮,該行業的啤酒股強勢爆發,集體走強,甚至出現漲停的情況。據悉,漲價潮之中,以百威啤酒為頭,青島珠江等啤酒紛紛漲價。有人疑問,啤酒龍頭能否借助漲價走出另外一個茅臺呢?對此,分析稱啤酒龍頭股炒作空間并不大。
啤酒股全線飄紅
今年是世界杯年,啤酒行業有望迎來銷售旺季。啤酒股早盤全線啟動,燕京啤酒盤中一度大漲6%,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珠江啤酒等上漲超過3%。股民看到啤酒股強勢爆發,都想跟風炒作。只不過,提醒大家,啤酒和白酒不一樣,炒作空間并沒有白酒股那么大。
從數據來看,啤酒龍頭股昨日再次見紅,包括青島啤酒、燕京啤酒均有不同程度漲幅,而港股華潤啤酒市值更突破了千億港元。雖然經濟增長和國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對啤酒消費帶來一定利好,但啤酒股在炒作空間和股值潛力方面沒有白酒那么大。
啤酒行業迎來漲價潮
從去年走勢來看,在白酒提價白酒股大漲的大環境下,啤酒股更多是追漲表現,漲幅并沒有白酒股那么明顯。那么對于今年有可能“陸續提價”的啤酒行業,是否在資本市場上走出全年上漲行情?東莞證券分析師潘紹昌對此持謹慎意見,他認為即使啤酒產品提價,但在單價升幅方面并不像白酒那樣明顯,“即使啤酒提價后銷售額和利潤有提升,但相比動輒漲價百元的白酒來說,影響沒有那么大,短期內也很難出現突破萬億市值的個股”。
潘紹昌解釋稱,從產品屬性而言,啤酒本質屬于“大眾消費品”,行業一路發展呈現微利狀態,因此即使提價后業績會有所提升,但體現幅度仍不如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