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白酒格局已定的情況下,次高端白酒市場的爭奪日益激烈,這從舍得酒業的年報細節中可見一斑。銷售費用的投入,決定未來的市場份額。
剛剛過去的2018年,對于消費行業來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消費品行業中,榨菜、泡面和低檔白酒的銷售額和利潤大幅上升。
于是出現了兩種觀點,一種是消費降級,另一種是消費升級。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消費降級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大家的生活水準下降了,只能降級吃榨菜、泡面,喝點低檔白酒,所以這“三駕馬車”的銷售額大幅上升了。
這個理由似乎很合理,但是思考問題不能流于表面。有人深思熟慮查找了各項國家經濟的基本數據,發現中國人均消費能力其實并不高,這三類商品的增加其實代表著消費能力提升了,因此是消費升級了。
事實上,中國消費群體非常龐大,既不是消費升級,也不是消費降級,而是消費分級。既有人去買質優價高的茅臺,也有人買物美價廉的二鍋頭,還有人去買性價比不錯的舍得酒。
2月19日晚間,舍得酒業(600702.SH)發布了酒企的第一份2018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02%,實現營業利潤4.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9.15%,實現凈利潤3.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2.40%。
初看起來,公司的業績非常靚麗,較2017年增幅非常明顯,但是對比公司的現金流量表卻發現,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幾乎同比沒有變化。
公司2015年走出“八項規定”的低谷后,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就一直大幅領先于凈利潤,但2018年卻延緩了步伐。為什么賣了更多的貨,卻沒收到更多的錢?經營性現金流去哪兒了
通常而言,凈利潤是所有投資者最關心的指標。但是,經營性現金流比凈利潤更為重要,該指標往往能提前顯示出公司的經營方向的變化。
利潤表里的凈利潤和現金流量表里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的比值,又被稱作凈現比。
大多數經營穩定的企業,歷年凈現比變化不會太大,當凈現比同比發生了減少的時候,要么是因為該年度的銷售業務增加了賒銷金額,要么是采購業務加大了欠款力度。具體原因可以在資產負債表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項目的變化找到答案。
從資產負債表看,舍得酒業的應付賬款并沒有減少,預收賬款增幅正常,但是應收賬款卻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不過計算一下會發現,雖然增幅巨大,但金額并不算大,只比2017年增加了9286萬元,賒銷的增加并非現金流最大的影響因素。
那么公司的錢去哪兒了?
第一是公司的營收口徑不同,報表里的一部分營收是“虛增”的。因新收入準則的影響,公司自2017年10月1日開始執行修訂后的收入會計政策,即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對當期已經發生期末尚未結算的經銷商折扣從銷售收入中計提,計入其他應付款核算。若剔除上述會計政策變更影響,公司對外酒類產品收入為20。 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79%。
第二是收購四川天馬玻璃有限公司(下稱“天馬玻璃”)的影響,采購商品提高了成本。從公司兩年來的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性現金流量內容逐項對比來看,增幅比較大的是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和稅費,增幅均大于營收增幅。
公司在年報中解釋,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的增加主要是本年銷售收到的貨款增加所致。但這個解釋比較牽強,因為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相對于2017年只增加了4%。
這幾個經營性現金流量項目反映出了什么問題?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增幅較大有兩種可能,一是公司的供應鏈出了問題,和供應商的結算方式發生了變化;二是擴大采購規模,囤積原材料。
對比資產負債表情況,存貨并沒有明顯增加,是公司的采購較上年同期有了較大的變化。主要原因來自新收購的玻瓶業務,天馬玻璃2017年12月開始并表,當年僅并入1個月的營收就達1028萬元,到了2018年全年銷售額3.39億元。但由于該項業務相對于白酒來說,采購成本較高,給公司帶來大額營收的同時,也拖累了經營性現金流。
營銷費用高漲
2018年,公司的凈利潤增長迅猛,增幅遠超營收增幅。是如何做到的?據年報披露,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營收結構發生了變化。
毛利高達81.85%的中高端酒銷量增幅28.30%,而毛利24.92%的低檔酒銷量下降了40.09%。這和公司2016年以來轉型主攻“次高端酒”市場有關,對此,公司認為,近年來,白酒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市場消費者的品牌意識進一步增強,高端白酒區域化趨勢明顯,次高端、中端白酒消費量大幅度提升,低端白酒品牌化步伐逐漸加快,個性化產品需求加大。舍得酒業是以生態釀酒為核心的全國大型白酒企業,屬于“中國名酒”和“川酒六朵金花”,是川酒濃香重要代表。
公司財務報表顯示,銷售費用遠比凈利潤多。2018年3.7億元凈利潤的背后,是6.1億元的銷售費用。
2016年以來,公司的銷售費用就不斷飆升,其中的費用構成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之前以銷售人員工資為主,2016年以后以廣告費為主。據年報披露:在銷售方面,公司改變2016年改制以前重生產輕營銷的模式,建立了專業營銷團隊,形成了分事業部運作,高度扁平至區縣的經銷商代理模式。公司加強市場布局,優先推動舍得酒業的全國化布局,全力構建以核心渠道為基礎、以消費者培育為中心的營銷模式。
尚未支付的廣告費以及銷售折扣高達3.8億元,體現在資產負債表的其他應付款里。對于賬面只有9億元現金的舍得酒業來說,待支付的資金并不算低,短期償債壓力較大,公司甚至短期借款進行資金周轉。這對于現金流充裕的中高端白酒企業來說,實屬罕見。
從業績的爆發式增長來看,加杠桿進行的大促銷獲得了成功。但據報道,舍得酒業的營銷公司正在進行大調整,涉及人數達1000多人;6億多元的營銷費,只取得了一半左右的凈利潤,很難說這種業績能夠讓人滿意。
高端白酒企業的年報應該怎么看?
在知名白酒企業中,舍得酒業的營收排名在十幾名,和伊力特(600197.SH)、水井坊(600779.SH)不相上下。白酒市場集中化程度較高,貴州茅臺(600159.SH)、五糧液(000858.SZ)和洋河股份(002304.SZ)三家占據了差不多一半的銷量。
在高端市場被茅臺、五糧液牢牢掌控的情況下,不少酒企都向次高端酒市場發起了沖擊。
如何閱讀上市酒企的年報?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貨幣資金及理財產品的變化。高端白酒企業資金充裕,有很多種方法提高資金的利用率。比如貴州茅臺和五糧液,賬面數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現金,通過財務公司集中調度資金;洋河股份則熱衷購買保本型的理財產品,賬面通常上百億理財產品,獲取不菲的投資收益。一旦酒企的貨幣資金和理財情況發生變化,預示著公司的經營形勢發生了變化。
二是銷售費用的變化情況。在舍得酒業巨資促銷的同時,各白酒企業都在加大相應的投入,甚至茅臺和五糧液也在系列酒方面投入大量的營銷資源。消費分級帶來的市場商機非常巨大,由于白酒大多以區域性消費為主,因此,通過全國性促銷的方式推廣,很容易帶來成效。各酒企在銷售費用方面的投入,決定了未來的市場份額。
三是預收賬款(合同負債)的情況。大部分酒企都有較大額的預收款,尤其是貴州茅臺,所有銷售都是預售。預收賬款本質上是公司即將實現的收入,因此通過預收賬款的變化情況,可以比較準確地預測公司未來的營收,從而做出合理的判斷。
四是存貨情況。白酒的季節性非常強,中秋、國慶雙節和春節期間,通常是銷量最大的時間段,酒企會準備足夠的存貨應對銷售。存貨的變化情況顯示了公司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可以發現公司隱藏的庫存管理問題。
五是多元化轉型。目前的酒企過多依賴單一品種,不少酒企都在不斷嘗試多元化轉型,鮮有成功案例,但這是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