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白酒不斷提價以及消費升級的趨勢下,白酒消費結構特征逐漸發生變化。在民生消費和商務用酒場景下,兼具品牌以及價格優勢的次高端白酒產品成為很多消費者的最優選擇,次高端白酒迎來新的發展空間。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白酒行業回暖趨勢的明朗,行業集中度提高是趨勢,一線和二線龍頭對區域品牌的擠壓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大特征,次高端白酒將從“保份額”進入到“搶份額”的貼身肉搏。
次高端白酒是動態概念
次高端白酒概念目前備受關注,但白酒價格帶密集,價格帶之間重疊交錯,因此對次高端的定位也存在多種說法。安信證券認為,次高端主要是脫離一線高端陣營的名酒廠,包括劍南春、郎酒、汾酒等,有些高端名酒的子品牌如水井坊、品味舍得、夢之藍等也定位于次高端。
同時,次高端產品定位還存在區域性差別。諫策咨詢分析師司勝軍表示,根據實際調研情況看,在山東地區300元/瓶的白酒就算次高端;在中高端為主的安徽省,300元至500元/瓶算次高端;而在西北地區如甘肅、新疆等地,500元/瓶左右才算次高端。這是由不同地區的酒類消費結構和消費習慣所決定。
有專家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在2014年以前,茅臺價格峰值達到1500元/瓶,白酒各個價格帶產品呈現出共同繁榮的局面。當時次高端跨度普遍是從500-800元/瓶。隨著茅臺價格從1500元/瓶滑落至900元/瓶左右,高端價格重心下移造成擠壓,次高端白酒價格帶分崩離析。專家表示,與前次相比,本輪次高端價格帶跨度不大,也可能是在茅臺、五糧液價格持續上升后,次高端產品起到了更高性價比的替補作用。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目前洋河股份和劍南春作為定位準確的市場龍頭,其定價合理,市場開拓全國化水平相對較高;水井坊、沱牌舍得等價格調整相對滯后,消費群數量和全國化水平有待提升;古井貢酒和口子窖的次高端品牌營收主要來自安徽市場。
次高端白酒產品市場得以復蘇,消費升級與產品升級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沱牌舍得相關人士此前對記者表示,隨著消費升級加快,更多消費者有能力消費高價酒,400-600元/瓶價格帶市場份額將逐年提升,看好次高端白酒發展。
從價格帶來看,白酒的消費升級主要體現在低端的淘汰和中端以上的爆發。以安徽市場為例,招商證券的調研顯示,安徽市場10-20元/瓶的低端紙盒酒在市場上數量減少很快,消費者寧愿選擇一些價格稍高、沒有盒子的光瓶酒,或者五六十元的釀造酒,低端酒的淘汰效應正在顯現。作為徽酒的代表,往年古井貢都是以80元/瓶價格款為主打產品,而雞年春節,120元/瓶、200元/瓶甚至更高級別產品呈現爆發式增長。國泰君安預計,春節期間,古井貢整體增長15%左右,超額完成任務;汾酒1月銷售增加20%;劍南春增長20%以上。
消費升級為次高端白酒的增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業內人士預計,到2020年,次高端產品在白酒市場占比將由2015年的2.6%提升至8.2%,銷量復合年增長率達25%。
緊跟白酒龍頭提價步伐
晉育峰指出,從投資角度看,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沱牌舍得、古井貢、口子窖等上市公司受到關注;但站在更廣闊的行業角度看,次高端白酒市場主要是洋河股份、郎酒、劍南春、汾酒之爭。緊跟著白酒龍頭的提價步伐,進入2017年,幾大次高端白酒巨頭也開啟了漲價節奏。
根據中金公司的數據統計,截至2016年,200-500元/瓶白酒產品的市場規模只有180億元左右,與500元以上高端市場的540億元規模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這也顯示出次高端產品的增長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