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本身除了飲用外,其附加價值尤其是禮品和收藏價值不如白酒。資料圖片
啤酒龍頭股昨日再次見紅,包括青島啤酒、燕京啤酒均有不同程度漲幅,而港股華潤啤酒市值更突破了千億港元。
自本月初,國內啤酒巨頭“率先”漲價后引起業內討論,啤酒龍頭是否可借助漲價走出“第二個茅臺”?對此,業界受訪人士普遍認為,雖然經濟增長和國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對啤酒消費帶來一定利好,但啤酒股在炒作空間和股值潛力方面沒有白酒那么大。
啤酒股炒作空間不如白酒
中泰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范勁松表示,啤酒提價之后預計會發生兩種現象,其一是龍頭企業可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其二是企業的利潤率有望提升,“2018年企業有望陸續提價”。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在前年同期,貴州茅臺發公告證實產品提價后,白酒龍頭股貴州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等上市走出了一波長達一年股價上漲行情。
南都記者發現,自茅臺放出提價消息后,貴州茅臺的股價已從去年1月26日327.49元上漲至昨日785.37元,且昨日總市值一度突破萬億;而五糧液從33.58元上漲至91 .75元,瀘州老窖從32 .19元上漲至72.78元。
而就啤酒龍頭股方面,青島啤酒從去年1月26日29.15元拉升至昨日42.80元,燕京啤酒也的6.93元,波動上升至昨日的7.30元。
對此,東莞證券分析師潘紹昌向南都記者表示,從去年走勢來看,在白酒提價白酒股大漲的大環境下,啤酒股更多是追漲表現,漲幅并沒有白酒股那么明顯,“雖然經濟增長和國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對啤酒消費帶來一定利好,但對比炒作空間較高的白酒,啤酒股在炒作空間和股值方面沒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