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過后,上證指數,一路狂奔,強勢11連陽走勢,創下本世紀以來最長連漲天數。而在這樣持續上漲的行情中,多數股民的賬戶資金卻有減無增。新的一年開局便呈現出結構化行情再結構化的A市,不同板塊的藍籌股也漲跌不一,其中最耀眼的無疑還是貴州茅臺和五糧液領銜的白酒板塊。那么,本文筆者著重以貴州茅臺為例,理性的思考白酒板塊短期和長期投資的潛質。
要分析白酒板塊,可以先談一談行業龍頭貴州茅臺成為A股股王的內在因素。筆者認為,一個具備長期股價上漲潛質的公司,應該具備三個特質:行業壟斷能力、產品定價權、讓消費者長期離不開。能把這三個要求都滿足的公司,其股價一定是長期向上的。毫無疑問,貴州茅臺,是A股市場滿足這三個條件的為數不多的個股。長期的市場波動中,貴州茅臺的股價經歷了多次牛熊的考驗屹立不倒,17年股價再次領漲藍籌,目前已逼近萬億市值關口。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坦白講,茅臺的漲勢是超乎本人預期的。(在二月份的時候,曾把它和美的、格力、小天鵝A一起推薦給自己的好友,九月份時候還把整個A股領漲藍籌給了女票的媽媽。)理性分析,今年茅臺的大幅上漲主要得益于三個因素。第一點:消費行業的藍籌股是今年整個A股投資市場的主線,而貴州茅臺作為酒文化的代表和其市場地位不容忽視,它的護城河極其堅固,只要酒文化還在,茅臺就不會倒;哪怕50年后,蘋果在新的科技狂潮中倒閉了,茅臺也會依然存在。第二點:金融市場嚴監管、去杠桿以及A股納入MSCI的大背景,使得主流資金整體謹慎,偏向于估值較低的藍籌股。貴州茅臺由于其低估值和行業議價能力自然吸引了大量主力資金的關注,投資其的散戶投資者便因此獲得了戴維斯雙擊(公司業績增長的同時引起市場估值的提升)的收益。第三點:高端白酒行業銷售模式普遍落后,依賴于傳統渠道偏多,經銷商借機囤貨漲價,造成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跡象,大搞饑餓營銷。而具備定價能力的茅臺,自然也想從中再多分一杯羹。于是元旦節后,又一次提前宣布漲價,引爆節后白酒板塊再度領漲A股的行情。
目前茅臺股價已經逼近800元,從年初開始的慢牛到十月之后的兩次瘋牛,市場的行為也已經成價值投資轉變為短線投機和主力資金抱團取暖,而近期多家機構頻頻發聲,各種邏輯挺價茅臺,吸引和號召散戶投資者跟上“價值投資”,也似乎是行情階段性見尾的信號之一。
當然,我們還是要從業績上來衡量一下,貴州茅臺的股價成長潛質。當前,貴州茅臺的股價是788元,市盈率是37倍,年度營業收入預計600億,利潤預計265億元,每股收益是21元。茅臺提價后,因其具備高端白酒的產業鏈定價權,我們在估值時就假設其供貨價格上漲18%對其需求并無任何影響,其18年銷量依然維持3.1萬噸不變(當然公司高層對銷量有更高的目標,投資者還是要保守分析),那么其收入和利潤在18年將分別有望達到800億元和370億元,折合每股收益是30元,假設股價明年維持在800元的位置,對應的市盈率,是26.7倍。對于一個不具備高增長的傳統行業而言,顯然不能說是其股價被低估了。
事實上,茅臺作為中國酒文化的領軍企業,多年來深耕國內高端白酒市場,在國外市場的影響力始終極其有限。而國內白酒文化從70后一代以后,已經逐漸走向沒落,80后、90后、00后對于白酒的偏好和酒量均是在逐漸降低的。而貴州茅臺極其高昂的價格,又把多數的普通消費者拒之門外。在整體需求前景走向萎縮的情況下,雖然其具備產業定價能力,但筆者認為其單價接近天花板的情況下,繼續依靠提價來維持業績增速顯然是不太現實的。貴州茅臺的這次提價,目前來看,暫時是給其股價續命一年不倒的邏輯支撐,一旦因其提價,引起經銷商短期采購意向不強,選擇先出售囤貨看看市場連鎖反應的話,還需要下調對其的估值預期。
總體而言,白酒龍頭貴州茅臺當前已不具備長期價值投資的潛質。而股市投資者也都知道,龍頭股對于行業走勢具備導向作用,一旦貴州茅臺出現大幅回調,其他個股再所難免。白酒行業,估值已經開始存在泡沫,投機階段無非就是擊鼓傳花的游戲。白酒雖然香醇令人陶醉,但投資者一定不要爛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