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0月份開始,伊珠酒業、芳香莊園先后接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的受理邀請函,拉開了新疆葡萄酒生產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的序幕。借由這波利好,海瑞盛、樓蘭酒莊、納蘭河谷等葡萄酒相關企業也在積極籌備申報新三板。
資本市場或將成為未來新疆葡萄酒企業做大做強的“跳板”。隨著新三板分層制度的啟動,這種期盼能否真正實現,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葡萄酒企摩拳擦掌謀掛牌
11月22日,新疆納蘭河谷葡萄酒莊有限公司(簡稱“納蘭河谷”)與西南證券(600369,股吧)舉行了簽約儀式,正式開啟登陸新三板之旅,計劃明年9月申報成功。
“我們已經算是慢的了!”納蘭河谷董事長滿鵬生說,他的話也間接折射出新疆葡萄酒企業欲搭上資本快車的心情。
事實上,的確有動作快的。10月9日,新疆伊珠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伊珠酒業”)公開轉讓說明書在新三板公布。作為有著51年歷史的國有控股企業,伊珠酒業是新疆目前唯一生產冰葡萄酒的企業,擁有釀酒葡萄基地12000畝,年生產各種葡萄酒3500噸,及干酒、冰酒、甜酒及果醋飲料等7大系列80余種產品。
經過兩個月的等待,伊珠酒業于12月4日正式接到去新三板掛牌的邀請函,成為新疆乃至全國首家在新三板掛牌的葡萄酒生產企業。
12月15日,新疆芳香莊園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也拿到了新三板掛牌邀請函,成為全國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葡萄莊園酒民營企業,也是新疆第二家在新三板掛牌的葡萄酒生產企業。
若嚴格來講,新疆海瑞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儀爾·海瑞盛”)并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葡萄酒企業。其與新疆鄉都酒業有限公司同為新疆儀爾高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致力于葡萄產業鏈下游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現已研發出葡萄籽油、葡萄籽原花青素膠囊等保健品,以及紅酒面膜等美容化妝品。
新疆儀爾高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鄒積赟告訴記者,儀爾·海瑞盛目前已向新三板遞交了申請掛牌材料,正在走受理流程。至于為何以這家葡萄產業鏈下游企業來掛牌,鄒積赟稱“走差異化的路子讓掛牌更容易一些”。
心動的不僅是天山南麓的葡萄酒企業,吐魯番的樓蘭酒莊、天山北麓的大唐西域酒莊等也都在積極籌備申報新三板。
獲取融資成為最大的動因
融資、轉板,抑或是明星效應?新疆葡萄酒企業緣何如此青睞新三板呢?
采訪中,多家葡萄酒企業負責人表示,這三種因素或許都會有,但融資無疑是最大的動因。
據了解,葡萄酒產業是橫跨了種植、釀造、銷售等一、二、三產全產業鏈的產業,投入資金大,回報周期長。以年產百噸規模的葡萄酒莊為例,從購買葡萄種植園到購置釀酒工藝設備、聘請釀酒師、投建酒窖,再到建立銷售網絡,沒有一處不撒錢。少則幾百萬元,多則上億元,投下去的是真金白銀,收獲的卻未必是大把鈔票。
此外,新疆葡萄酒生產企業,特別是有葡萄種植園的生產企業(酒莊)一般都建在人跡罕至的戈壁,廠區、生活區等基礎設施投入相當大,投資回報周期則長達8-10年以上。加之每年秋季采摘壓榨后會形成庫存,資金沉淀大。因此,通過登陸新三板獲得融資支持,是一個好的選擇。
一位長期關注新疆葡萄酒產業的人士分析認為,由于沒有凈利潤和年營業額規模等財務“硬杠杠”要求,只要存續滿兩年且主營業務突出,經證監會核準后就能在新三板掛牌。加之審批流程快、成本低等天然優勢,新三板的出現無疑成為葡萄酒中小型企業在困難期的一線曙光。
當然,獲取融資只是第一步,更多的新疆葡萄酒企業則希望借由新三板轉板機制能轉至創業板。
“掛牌對構建現代企業制度,加強企業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都有好處。”芳香莊園董事長吳磊說。
新疆保監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新疆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達到54家,其中做市交易的有8家。隨著新三板分層制度的推出以及中小企業私募債等融資方式的試行,新疆葡萄酒企業登陸新三板的熱情會更加高漲。
“新三板畢竟是個全國性的大舞臺,在那里亮相意味著機會的增多,朋友圈的擴大,最差也能賺個明星效應吧?”一位葡萄酒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坦露心聲。
葡萄酒產業發展空間大
資本的助力,無疑為振翅欲飛的新疆葡萄酒企業添加了隱形的翅膀。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行業競爭的加劇。
新疆是世界三大黃金葡萄酒產區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葡萄酒生產基地。從1959年輕工業部在庫爾勒市投建首個500噸葡萄酒果酒廠起,新疆葡萄酒工業歷經50余載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截至2014年年底,新疆葡萄種植面積達218萬畝,約占全國葡萄種植面積的26%。其中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種植面積的l/4,達65.52萬畝。已建成葡萄酒生產企業126家,取得QS生產許可證的76家,全區葡萄酒生產能力40萬千升,年產葡萄原酒19萬千升,成品葡萄酒8.18萬千升。2014年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1.86億元,形成了天山北坡、焉耆盆地、吐魯番、哈密、伊犁河谷五大產區。
今年8月,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在全面調研新疆葡萄酒產業后認為,新疆葡萄酒品牌近年來在國內外葡萄酒評酒大賽中屢次摘金奪銀,未來最有希望代表中國葡萄酒在國際上贏得一定地位。
自治區輕工行辦主任柳奇則表示,新疆葡萄酒產業未來將按照“小酒莊、大產區”發展模式,有望打造百億元產業規模,因此,發展空間仍很大。
中信國安(000839,股吧)葡萄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斌則認為,除了資本市場,葡萄酒品質的提升、產區特色以及差異化營銷等都必不可少。
作為新疆唯一一家集葡萄種植、加工、貿易、科研為一體的大型葡萄酒上市公司,中信國安葡萄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于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擁有15萬畝釀酒葡萄及4個小產地生態葡萄園。截至2014年年末,公司總資產39.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5.23億元,躋身行業前五。
“葡萄酒不是功能型商品,而是典型的情感型商品,消費者滿意才是王道。”新疆天塞酒莊總經理陳立忠說。她提出“葡萄酒+”戰略,以建設“精品酒莊酒”為核心,通過會員制+體驗中心的模式深耕渠道優化服務,以品質塑造品牌。
登陸新三板,無論對提升新疆葡萄酒產區知名度、還是企業品牌形象都大有裨益。政府支持、企業發力、資本助力,這三個“風火輪”一同運轉,必將掀開新疆葡萄酒產業大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