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過后,原預計整體價格有所回落的高端白酒市場不降反漲,企業控貨、停貨變相提高市場價格,加之備受關注的定制酒借力突圍,讓不少人都在感慨白酒市場終于在這個冬天迎來了一絲暖陽。然而,諸多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刊采訪時均表示“反不反彈不是一兩家企業說了算”。
一線品牌接連提價
茅臺、洋河、瀘州老窖(000568)、劍南春等位列白酒銷量前五,19家上市酒企三季度財報中,貴州茅臺(600519)三季度營收266.32億元,同比增15.05%;五糧液(000858)三季度營收176.99億元,同比增16.97%;洋河三季度營收146.69億元,同比增7.36%。
一片大好的銷售行情背后,是大批知名酒企開始實施停貨。繼早期的茅臺控量限價后,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相繼停貨。緊接著,普五、夢之藍、老窖特曲和古井年份原漿等各大酒企核心產品陸續停貨。停貨的原因都是完成或者超額完成預期任務,目的都是為了穩定價格或漲價。
日前,包括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古井貢酒(000596)等酒企陸續傳出控貨、停貨的消息,“變相”催高市場價格。
事實上,這并不是近期唯一一次的提價,據悉,今年9月,五糧液就已經宣布了調價,普五出廠價格每瓶739元,上調60元,達到史上最高出廠價,五糧液1618、低度系列等產品也根據市場供需情況,適時出臺調整措施。此后,國窖也下發了有關規定,通知國窖1573經典裝計劃內配額結算價保持不變,計劃外配額價格為660元/瓶。茅臺雖然未官方正式宣布漲價,但由于取消承兌匯票辦理經銷業務,被指變相漲價,產品零售價格也一直在上漲。在近期舉辦的糖酒會上,與今年上半年相比,53度飛天茅臺已從千元以下漲回到千元以上,今年七八月份,其團購價還是880元一瓶,現在漲到了1380元。52度水晶瓶五糧液也從500多元漲到780元。
面對這次提價,茅臺集團有關負責人在糖酒會上對媒體稱:“最近幾個月連續在漲,集團庫存緊張,有些地方都拿不到貨了。”對于上漲原因,他說:“我們過去的消費主力是三公消費,這幾年受到沖擊,經過幾年的轉型,現在已轉變為商務消費為主,銷量開始上升。茅臺每年生產量有限,等消費量一增長,價格自然要上揚。”
在茅臺、五糧液的帶動下,其他高端白酒也有所動作,洋河、劍南春等品牌的高端白酒終端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據了解,經過兩年的市場消化,茅臺的整體庫存在今年中秋前最低,而控量保價措施也對行業起到實際的作用。業內人士透露,這實際上是高端酒企的“默契”:“他們都清楚意識到,如果過分生產,破壞行業的生態鏈,大家都別想做好,不如一起有所控制地保住高端市場。”據一位業內經銷商透露稱,名酒提價的動作他很早就知道了,其中茅臺最先釋放減產配額信號,因此,經銷商們也隨即采取了采購措施。
消費升級是熱銷主因
根據以往經驗,白酒價格上漲多受節日、歲末影響,經歷了中秋前后的上漲,原本應當備戰雙十一的白酒并沒有如期所愿,這讓很多消費者有些看不懂,一線白酒品牌漲價著實讓人有些看不懂。
一位匿名業內資深人士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表示,不少高端酒的市場價均有不錯的表現,以飛天茅臺為例,雙11的電商促銷價格也是接近千元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追捧,經銷商的利潤空間也比去年同期要好。
不僅如此,線下經銷商也是喜不自勝。根據筆者對北京的幾家煙酒專賣店走訪發現,提及高端白酒,不少老板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在東六環一家煙酒專賣店里,53度飛天茅臺的售價為900元,店內負責人表示,近期確實出現連漲情況,“中秋節那會兒也就800塊錢,再往前,700多也能買到,再不買,春節前肯定還有漲15%左右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就部分地區來看,并非所有的一線品牌都被叫好,相對茅臺、劍南春,國窖的銷售略顯尷尬,一位經銷商分析國窖1573銷售不如人意的原因時表示“國窖1573價格調整以后,向上有五糧液的價格標桿,向下又給劍南春等拉出了空間。無論是送禮還是普通婚宴、喜宴,都有不高不低的感覺”。他還表示,喝600多元這個價位的消費者,都有很強的支付能力,國窖1573價格上調后經銷商利潤少了,酒商往往動員消費者將國窖1573換成五糧液甚至茅臺等,這也讓其錯失了部分客戶。
顯然,高端白酒的“受捧度”明顯高于前幾年,這也讓酒業有了一絲暖意,上述資深業內人士認為,消費升級是促進高端白酒銷售的重要原因,“少喝酒、喝好酒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消費習慣,所以,大家對高端白酒的購買力在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