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份,中糧高管董順鋼被聘為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拉開了中糧對酒鬼酒高層“換血”的序幕。
1月酒鬼酒董事長趙公微退休,董事沈樹忠、總經理夏心國因工作變動辭職;4月酒鬼酒副總經理范震離職;10月酒鬼酒副總經理劉發宏離職;11月張儒平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務;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酒鬼酒共計6位高管出現人事變動。如今,酒鬼酒高層中糧系人馬已基本到位。
公開資料顯示,酒鬼酒第一大股東為中皇有限公司,持有31%的股份;中皇有限公司由EverwinPacificLimited(持有50%股權)和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通過子公司持有50%股權)共同控制。其中,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是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2014年11月,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整體并入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后者全資子公司,即酒鬼酒也歸為中糧集團所有。
縱觀酒鬼酒近幾年歷史,“塑化劑”風波之后,酒鬼酒度過了兩年的低迷期。此時,酒鬼酒摘帽這半年多時間里,酒鬼酒高層先后辭職,讓業界“滋生”了許多猜疑。
歷經風霜,中糖入主酒鬼酒跌宕起伏
2007年,中糖集團入主,酒鬼酒完成企業重組和改制工作。在之后,酒鬼酒從負債累累,破產邊緣發展成為近幾年行業的一匹黑馬。
2010年,酒鬼酒供銷公司與湖南省的骨干經銷商共同出資,成立了“酒鬼酒湖南銷售有限責任公司”,開啟了對本土市場的全面占領。同時,酒鬼酒也開始著力打造核心品牌酒鬼內參酒,時間的機遇加上領導層面大刀闊斧的改革,催生了酒鬼酒的成功,到2012年,酒鬼酒銷售額達到了16.5億元,凈利4.95億元。也正是酒鬼酒歷史的巔峰時期。
華麗的背后總是暗藏危機。
“塑化劑”風波、“三公消費”政策讓酒鬼酒陷入谷底,業績和凈利大幅下滑。2013年,酒鬼酒虧損3668萬元,2014年,酒鬼酒繼續虧損達到9747萬元。公司股票被戴帽,如果2015年無法扭虧則可能面臨退市的風險。
2013年,酒鬼酒在產品品質方面正本清源;另一方面,酒鬼酒調整產品結構、渠道結構和市場布局。在2014年,酒鬼酒“聚焦湖南深耕欲稱湖南王”,將市場聚焦于湖南本地。與此同時,酒鬼酒采取了向大眾化營銷調整策略,讓酒鬼酒由“名酒”向“民酒”的轉型,并加大投入開發了100—300元左右的中低端消費產品系,主打大眾化消費市場。
2015年,酒鬼酒營業收入突破6億元,凈利潤0.89億元。
2016年4月21日晚間,*ST酒鬼發布關于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的公告。公告稱,公司股票于2016年4月26日停牌一天,自4月25日開市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證券簡稱由“*ST酒鬼”變更為“酒鬼酒”,證券代碼不變,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由5%變更為10%。酒鬼酒在最后關頭摘掉了帽子。
大肆“換血”,是過河拆橋還是棋高一著
中糧年內對酒鬼酒高層穩健“換血”,在此期間,酒鬼酒方面與中糧系高管產生一些經營方面的新磨合。
今年,酒鬼酒半年實現營收2.91億元,同比下降5.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74.77萬元,同比下降1.89%。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34億元,同比增長0.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52萬元,同比增長7.38%。
酒鬼酒是中糧集團旗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白酒上市平臺,雖然坊間頻傳中糧收購其他白酒企業的消息,但大多偃旗息鼓。無論是作為中糧進軍白酒行業的跳板,還是打造成中糧染指白酒的范本,對于酒鬼酒的發展,中糧方面肯定是重視的。
經歷三年寒冬期,白酒行業仿佛迎來了弱復蘇時代,中糧年內梳理了酒鬼酒的的價格體系,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酒鬼酒價格回歸品牌價值,半年報的營收雙降與三季報的成績回升還是讓業內外對酒鬼酒的發展充滿擔憂。
盡管酒鬼酒每次公告其高管離職都會強調“上述辭職不會對本公司生產經營產生影響”,但業內依然有不同的聲音。實際上,頻發的高管變動對于外界資本的投入多少會產生不確定因素。
酒鬼酒之前受到一系列負面事件影響,并且剛剛扭虧,現在正是重建品牌價值以及美譽度的關鍵時期。高層“換血”可能是中糧將對酒鬼管理體系進行清理、改造的一個重要信號,其出發點應該是好的,但這樣一來,酒鬼酒的未來如何, 那就需要市場來檢驗了。
附:
目前,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中糧系高層已基本成型,董事長江國金之前便是在港上市的中國食品的總經理,今年7月起,江國金兼任了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至于董事兼總經理董順鋼、董事逯曉輝,他們分別在貿易和財務上見長。官方簡歷顯示,逯曉輝是中國食品的首席財務官,而董順鋼則是中糧麥芽(大連)有限公司總經理、中糧麥芽(呼倫貝爾)有限公司總經理。而酒鬼酒供銷公司總經理李明,之前則是中國食品華東大區、上海大區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