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啤酒行業現狀分析:并購漸進尾聲,新興市場仍有機遇
過去十年行業整合總體由并購驅動,目前可能接近尾聲
過去十年世界啤酒行業的整體結構發生了由分散式到板塊化得變化,通過并購整合,行業結構由多頭競爭向寡頭壟斷轉變。其中,百威英博通過在全球多市場的連續并購,成長為啤酒行業老大,2015年并購全球排名第二的薩博米勒是里程碑式并購,標志著此后全球市場范圍內的大規模并購潮漸近尾聲。
百威英博在成本控制上獨具優勢,收購薩博米勒鞏固行業地位
百威英博在生產模式上具有優勢,嚴格的低成本策略產生了豐厚的單位銷量利潤,百威英博快速收回成本。喜力集團主推高品質啤酒,但經營成本較高,單位利潤低。薩博米勒以低端產品為主,單位銷量收入偏低。嘉士伯集團同時擁有高中低端品牌,發展相對均衡,經營策略介于上述之間。
傳統市場結構相對固化,新增長動力可能來自非洲和亞洲
在百威英博并購薩博米勒后,全球市場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新巨頭成為全球啤酒業巨無霸。而在東西歐等相對成熟的市場上,喜力、嘉士伯等集團以超高品質占據優勢。近年啤酒行業的主要增長點集中在亞洲和非洲,各大啤酒集團在這兩個市場并購動作不斷,試圖以當地品牌為突破口爭搶市場份額。目前,百威英博、喜力、嘉士伯等集團均有低度酒和蘋果酒等相關產品出現,未來尋求新的行業增長點可能以此類新型產品為突破。
資本發揮重要作用,可得資本決定占有市場份額及速度
總結全球大型啤酒集團的發展歷程,發現擁有雄厚資本的集團得以在短時間內通過收購手段迅速擴大到不同市場,并以收購得來的當地啤酒品牌和資產為基礎,進一步發展業務,擴大份額,維持經營,回收資本。因此,啤酒集團是否具有可得資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在新興市場上的進入和占有優勢。
控制成本能力至關重要,決定企業能否收回收購成本
在世界幾大啤酒集團中,成本控制能力較強的企業,如百威英博,通過削減管理費用和營銷費用等,迅速在新進入的市場上完成資產整合投入生產,并收回高昂的收購成本,并積累資本為下一輪收購蓄力。
品牌組合是重要資產,幾大啤酒集團掌握進入優勢
百威英博、喜力、嘉士伯均在發展過程中通過并購手段積累了大量品牌組合,層次涵蓋高、中、低三檔,可根據不同市場需求決定品牌營銷策略,針對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因而掌握了品牌組合上的市場進入優勢。目前,中國本土生產商品牌組合仍顯單一。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增強,啤酒等消費品市場萎縮,其他酒品類迅速發展,擠占傳統啤酒市場,大型啤酒生產集團之間的整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