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內經濟形勢轉向新形態,發展速度進入慢車道,不少企業面臨改革困境,舉步維艱。而實際上,在消費層面,卻呈現消費升級的態勢,并且隨著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消費升級形勢愈加明顯。
其實,無論是日常生活用品還是大物件,都有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形態出現。比如大家使用的空調,從普通空調到變頻空調,彩電也從小尺寸到大尺寸再到現在的互聯網電視,這些變化都在表明,消費升級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消費升級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與經濟發展狀態不等價。物質經濟發展至今天,消費者求新求異的心態一直向前,追求更新、更好的產品和消費體驗從未止步。作為企業,我們的職責是為消費者提供更新、更好、功能更強大的產品和服務。厘清兩者之間的關系,就會明白為什么目前大的經濟形勢不樂觀,但是仍有很多企業風生水起,發展勢頭旺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消費升級與價格升級同步,消費者永遠愿意為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付更多的費用,但我們不能將消費升級簡單地等同于價格升級。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決定價格的是產品本身的價值,消費升級的本質是升級產品的價值。消費者愿意用更高的價格購買產品是因為我們的產品能夠提供更好的價值,產品本身的價值才是吸引消費者的根本原因。
舉個簡單例子,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購買雷克薩斯這樣的汽車,是因為它代表著“完美”,消費者以購買此車為傲。同理,企業跟消費升級潮流時,不能做簡單的漲價,而是要做產品升級,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品質,更好的消費體驗。
其次,價格升級永遠要在合理的范圍內。像最近茅五漲價,傳到消費終端,接受度還是較高,因為在消費者心智中,茅五代表著高檔酒,代表著最貴的酒。因此大家會覺得千元左右的茅臺是合理的,消費者自己愿意為這樣的高檔品付錢。但是需要申明的是,名酒茅五漲價,更多的是一種價值回歸,與消費升級不一定有內在邏輯,其他陣營的酒企業跟漲需謹慎操作。
那么,酒企如何追上消費升級潮流,跟進價格升級呢?酒企需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做好產品品質升級,二是做好產品形態升級。
消費者對于新事物的追求不會改變,我們的產品能夠提供更多功能,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價值感,消費者自然會接受。在產品形態上,包裝設計也需做好升級,價值感提升需要內在品質與外在形象同步提升才能完成。
我們要理解,產品價格是消費者愿意負擔、競爭對手可以接受的有盈利空間的價格,因此升級產品價格,首先要升級產品價值,要讓消費者心甘情愿去為你的產品買單,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拉高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