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長達十幾年的市場培育期后,預調酒行業在近兩年來正式進入爆發期。特別是,隨著一二線城市不斷加速擴張的年輕消費群體,一個可以看見的龐大預調酒消費市場,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
作為定位在一個介于啤酒消費和軟飲料之間細分市場的產品,它有很多可供參照的成功案例,比如王老吉的經驗;陬A調酒行業高速發展的趨勢和潛力,當前眾多白酒企業分別推出預調雞尾酒產品,除了古井貢酒、水井坊、百潤股份和黑牛食品等大型食品飲料類上市企業,更多不知名的小型酒企也在大打“雞尾酒”這張牌,僅在全國秋季糖酒會上,就一下出現了20多個新品牌的預調酒。
在行業調整和新模式層出不窮的當下,預調雞尾酒是不是行業“冬天”里刮來的一陣風?結合行業曾經追捧的短期轟動而不長久的小酒和O2O模式,這陣風又能刮上多久?
“小眾”酒的逆襲
預調雞尾酒能夠如此“誘惑”酒企參與其中,多與酒業遭遇外部大環境密不可分,尤其是在“深冬”中行走的白酒企業,他們更加迫切另尋增長路徑。
預調酒屬于“另類酒”,是酒類飲品中的“小眾”品類,行業基數一向較小,其優勢在于是一種差異化的特色酒,以往業內對此不甚關注。
當下預調酒迎來了“逆襲”的時刻。特別是在目前預調酒行業格局未定的背景下,有各種品類的酒企開始發力預調雞尾酒市場。行業格局未定、競爭不激烈,是酒企愿意關注它的重要原因,他們希望趁此時機,在此領域“分上一杯羹”。
眼下確實是個好時機,一是預調酒行業格局未定,門檻較低,容易進入;二是,國內消費者對兩大國內預調酒品牌(百加得冰銳和巴克斯銳澳)的忠誠度還不算高,市場操作上也更加依賴經銷商的實力等等。也就是說,先入者并未在品牌和渠道上占據多大優勢。
格局存在著較大的變數,也意味著更大的利潤空間。
在市場上,有傳統的白酒經銷商也開始接受雞尾酒產品。在他們看來,隨著行業調整高壓的持續,傳統代理的產品利潤日漸變薄,經銷商話語權變低,營銷成本也相對較大。而選擇如雞尾酒這樣的新品類,可能是個機會。也許當前還存在一定的風險,但無疑利潤空間也較大,話語權也不言而喻。
有業內人士據此分析,在預調雞尾酒行業深度布局的這兩年(2013年到2014年),有實力和眼光的經銷商選擇加入,并不一定意味著風險。雞尾酒這樣“站在風口上的新品類”,在近兩年來發展迅速,短期來看,肯定有一個穩定而且能持續增長的市場,未來,在商超市場有望迎來熱銷,并且在婚宴和餐飲渠道上不斷拓寬。
從當前行業調整的形勢來看,雞尾酒產品的市場消費特點,也更加適合調整后的大眾消費區間。它們多價格實惠甚至便宜,在購買上消費者自費購買的比例很大。同時,預調雞尾酒時尚、青春、多色彩組合的包裝造型,以4~8度的酒精度,275ml的瓶身,水果味的口感以及擺脫傳統的束縛、追求個性的自我的產品文化定位,無疑受到年輕消費群體的喜愛,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預調雞尾酒行業在近幾年呈現的良好增長業績,也是它能夠成功實現“逆襲”的重要原因。以國內預調雞尾酒市場的兩家龍頭企業巴克斯酒業和百加得來看,在近三年來,兩家公司的雞尾酒業績都在呈現狂飆增長的姿態。
百加得冰銳業績自2003年開始一直在穩定地增長,并在2012年出現了營業收入和銷售利潤的雙井噴,營業總收入達到4.65億元,同比增長20.6倍,凈利潤約0.65億元,同比增長21.7倍。
巴斯克酒業在今年上半年的時間中,業績翻倍達到3.65億元,在凈利潤方面,不到三年時間,從2012年的499.63萬元開始,公司業績迅速增加了3倍達到2021.15萬元,今年上半年再增長4倍達到1.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