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報道稱,中國市場拉動了蘇格蘭威士忌的增長,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用官方數據來進行分析比對。
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于近日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蘇格蘭威士忌的出口數據,整個上半年出口總額達到了17億英鎊,相比2014年同期下降了3%。
由于2014年同期的出口額相較2013年整整下降了11%,因此今年上半年對于蘇格蘭威士忌出口來說只是下降趨勢略緩而已,但整體依然在下降。而這也是五十多年來蘇格蘭威士忌首次遭遇連續兩年出口額下降。
但協會首席執行官David Frost以及SWA官方依然表示“蘇格蘭威士忌的出口貿易已呈現積極信號”,并給出了兩張圖表,列出了出口市場前20強。
從出口總量來看,中國以700萬瓶堪堪擠進前20位,相比去年同期的540萬瓶增長了160萬瓶,增幅達到29.8% 。而增幅最大的是波蘭市場,高達60.4% 。
而從出口總額來看,中國擠進了第18名,達到2190萬英鎊,比去年同期的1500萬英鎊增長了690萬英鎊,增幅達到45.8% 。如果光看增幅百分比的話,中國市場的成績無疑是喜人的,似乎同波蘭一起拉起了蘇格蘭威士忌出口的百分比。然而事實果真如此么?
先看總量:整個2015年上半年蘇格蘭威士忌出口總量為5億1千7百萬瓶,出口至中國市場為700萬瓶,占比約為1.35% 。較去年同期所增長的160萬瓶相對于蘇格蘭威士忌的出口總量來說僅占到0.3% 。
再看總額:上半年蘇格蘭威士忌出口總額為17億英鎊,中國為2190萬英鎊,占比約為1.28%,所增長的690萬英鎊僅占出口總額的0.4% 。
由此可見,中國市場的強勢增長扭轉蘇格蘭威士忌出口頹勢的說法只是一種意淫罷了,仔細比較排名前10國家的數據,中國市場還非常渺小,而且由于人口高達14億,相比之下700萬瓶和2190萬英鎊分攤到人均是多少,想必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即便是在英國,許多業內人士對于SWA這種粉飾太平的說法也是持有異議的,在他們看來,蘇格蘭威士忌的出口形勢并非一片樂觀,在經歷了2012年創紀錄的43億英鎊出口高峰之后,出口便開始逐年下滑,2014年下降為39.4億英鎊,而2015年上半年只到達17億英鎊,全年數據會不會跌破2010年的34.5億英鎊令人存疑。
而從全球的大環境來看,蘇格蘭威士忌的出口面臨著極其微妙,兩極分化的局面。
對比SWA公布的近三年數據之后,能夠發現各個市場的消費習慣發生了轉變。譬如,蘇格蘭威士忌出口至韓國的總量連年在減少,但總額上,2015年同期卻比2014年同期上漲了將近一倍,而平均每瓶的單價相比2013年也增長了許多。中國市場亦然,出口量在減少,出口額卻也在增加。而像印度,臺灣,新加坡,阿聯酋等新興市場,也發生了相同的現象。說明這些市場開始趨向于追求價格相對較高的蘇格蘭威士忌,但在一些成熟市場,情況恰恰相反。由于蘇格蘭威士忌的價格近年來水漲船高,這些成熟市場的消費者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價格更為低廉的威士忌。
市場如印度,韓國,臺灣,新加坡,阿聯酋,中國和澳大利亞中,只有澳大利亞,臺灣和阿聯酋在進口總量上有一定增長,其余國家的進口均呈現下降趨勢,另一方面,單瓶價格卻在上漲。而紅色部分那些較為成熟的市場諸如法國,美國,德國等等國家,進口蘇格蘭威士忌的單瓶價格卻呈現下降趨勢。今年上半年,蘇格蘭威士忌出口至前者的瓶數僅為8870萬瓶,后者則高達2億6千6百10萬瓶。
人們發現:原本的消費主力歐美國家越喝越便宜,越喝越少,導致整個市場止步不前。新興消費力量亞洲國家雖然越喝越貴,但卻并沒有越喝越多,完全無法取代歐美成為主要市場。
由于蘇格蘭威士忌的價格逐年上揚,原本那些比較成熟的市場如美國,法國,德國甚至意大利等等已經逐漸把目光投向性價比更高的其他烈酒諸如美國波本威士忌和朗姆酒的消費上。而新興市場對于蘇格蘭威士忌來說則太變幻莫測,無論從出口額或出口量來看每年都會有較大波動。當那些成熟市場轉向其他烈酒,新興市場前景也越發不穩定之際,蘇格蘭威士忌的未來究竟會怎樣,誰都無法預料。
未來這種兩極分化的情景或將越發明顯,在資本的驅動下,東南亞及新興市場將繼續追逐高價威士忌,中國亦然,在許多人眼中,高年份威士忌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投資渠道,但低年份威士忌市場依然低迷,中低端消費依然不旺,并非健康的金字塔型消費階層。與此同時歐美等成熟市場的反應則越發理性,蘇格蘭威士忌要漲價,便轉而追求其他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像這種新興市場推動價格上揚,導致成熟市場消費欲望降低的趨勢對于蘇格蘭威士忌的未來會造成何種影響,恐怕誰都無法說清,但官方僅從這兩張數據表便給出”形勢轉好“的結論恐怕為時尚早。
Ps: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公布的這兩份出口數據僅根據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所得出,并不能代表真實的銷售數據。與此同時,SWA正在中國開展多項針對蘇格蘭威士忌制假現象的法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