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以下低端酒正在被光瓶酒取代……
百元以下的低端盒裝酒正在退出白酒的歷史舞臺。
隨著近年來白酒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全國性酒企向區域市場的不斷下沉,區域市場百元以下的低端盒裝酒正遭遇雙重“圍剿”,曾經走量最好30元-60元盒裝酒在一些區域市場已難覓蹤跡。這一價位的白酒消費主流正呈現出由盒裝酒向光瓶酒轉變的態勢,而這一現象在安徽北部表現尤為明顯。
皖北:難尋60元以下盒裝酒
2020年初,疫情之下的安徽金口酒業有限公司宣布戰略轉型,將此前主營200元以下盒裝酒的發展戰略調整為經營簡裝光瓶酒。
安徽金口酒業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玉剛表示,近兩年以來,皖北市場60元以下盒裝酒的市場份額被極度擠壓,幾乎失去生存空間,而今年年初的疫情正加速這一進程。
在實地走訪皖北地區時發現:在蒙城縣當地最具規模的賣場之一—好又多寶業店中,貨架上所陳列的盒裝酒SKU多達上百個,但僅有牛欄山小牛一款產品銷售價在60元以下,而位于60-80元這一價格區間的也只有口子美酒、洋河青瓷、新口子酒等屈指可數的幾款產品。
在皖北地區的終端陳列上,低于80元的盒裝酒幾乎找不到了。
與此同時,在蒙城的多家煙酒店里,80元以下的盒裝酒也幾乎呈現出“隱身”狀態。
在被問及是否還有80元以下盒裝酒時,大部分店主幾乎不假思索地給出否定答案,一店主直言:“三四年前還可以賣低價盒裝酒,現在幾乎沒有人再買,現在主流盒裝酒的價格至少也在百元左右。”
盡管當下已經難尋60元以下低端盒裝酒的蹤跡,但五年前,這一價格區間的盒裝酒仍是皖北地區主流產品之一。其中,又以種子、高爐家、宣酒、文王等品牌旗下產品最為暢銷。
而在今年,無論超市大賣場、煙酒店還是飯店,其銷售盒裝酒的主流價格帶都已提升至80元以上,60元以下區間被尖莊、小郎酒、江小白等全國性、高知名度的光瓶酒占據。
“在前幾年的皖北市場,宣酒、高爐家、種子是80元以下的盒裝酒市場的主要玩家,但近年來他們這些暢銷產品逐漸消失在終端。原有的消費者部分轉向光瓶酒,另一部分轉向更高價位的盒裝酒,目前80-200元這一價格帶是古井貢、口子窖等品牌旗下產品的天下。”皖北地區一經銷商表示,消費者分化之下,部分產品直接被擠壓至退出市場,而也有企業選擇提價應對。
公開資料顯示,宣酒、高爐家、種子等品牌自2016年以來紛紛啟動提價策略,目前其盒裝酒最低價格也都保持在80元左右。
低端盒裝酒被光瓶酒取代
是時代的選擇?
皖北市場僅僅只是低端盒裝酒在全國范圍內沒落的冰山一角。
在皖南、山東等地,原本在縣級乃至鄉鎮市場擁有著不菲市場份額的低端盒裝酒正在快速淡出市場。
山東地區某連鎖門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35-50元這一價格區間的低端盒裝酒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在山東市場呈現出衰減的趨勢,并迫使原本經營低端盒裝酒的企業通過升級等方式提升價格。這也意味著,在山東地區,盒裝酒的最低價格區間也正由35-50元向更高價格帶躍進。
在獨特營銷合伙人王偉設看來,隨著當前消費者對于酒類產品消費的愈加理性,低端盒裝酒的沒落已然是既定趨勢。
安徽紅和順商貿公司董事長李懷杰則認為,隨著低端盒裝酒此前所覆蓋的“婚宴”這一主要消費場景升級,低端盒裝酒的原有消費場景正被不斷消解。“高端光瓶酒正在成為趨勢,三年內盒裝酒和光瓶酒的界限在50元,放眼十年,這一界限則會升至100元。”
而李懷杰的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多位專家的認同,智邦達營銷咨詢機構在此前的一份報告中直接斷言“未來百元以內無盒裝酒”。
智邦達項目經理王鑫鑫表示:“即便是定價百元左右的盒裝酒,終端成交價大多在幾十元,但性價比已然不高。隨著中產階級的迅速崛起,中產階級對產品的品質、包裝、購物體驗等方面更加理性的選擇,白酒消費更趨向于購買簡而美包裝的光瓶酒。一旦光瓶酒迅速占領了百元左右的價位,中低檔盒裝白酒的銷量必將快速下降,也就帶來了盒裝酒中檔價位的自然升級。”
對于低端盒裝酒消失與光瓶酒上位的現象本質,一位來自上海、在酒業浸淫多年的酒業分析師表示:“光瓶酒上位、低端盒裝酒消失都只是表象,產品的熱銷與是否盒裝其實并無直接關系。50元左右的牛欄山盒裝小青牛就能在很多區域市場賣得很好。”
在他看來,當前部分低端盒裝酒產品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未能跟上消費者的步伐,無法提供極具性價比的大眾產品,企業規模也無法支撐產品進行順應時代的創新。“大眾化產品需要極高的性價比,而高性價比需要規模支撐,目前出現很多低端盒裝酒被淘汰這一現象的本質在于: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企業無法向消費者提供優秀的、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無論是光瓶酒的替代,還是來自名酒的“降維式”打擊,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原本以百元內市場作為主要生存空間的區域酒企正在遭遇越來越多的挑戰。而能否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或極高性價比”的產品則決定了區域酒企未來是否還擁有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