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大背景下,白酒企業如何抓住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白酒行業需要共同研究的課題。
梳理A股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三季報數據可見,19家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總和與上年同期相比均實現了接近20%的增長。今年前三季度,除了皇臺酒業、順鑫農業和金種子酒外,其他16家酒企均交出了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的成績單。
具體分析每家企業的數據可知,白酒行業的深度分化趨勢并未改變,在存量市場競爭中,強者恒強的態勢更加明顯,部分區域酒企未來或更加艱難。
此外,不管是營收還是凈利潤,五糧液和貴州茅臺這兩家公司合計占據了半壁江山,且在報告期內實現了穩健的增長。值得關注的是,上述兩大酒企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合計521.5億元,表現出強勁的造血能力。
19家酒企營收超2300億元
貴州茅臺五糧液占半壁江山
Choice數據統計顯示,19家白酒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總和2308.61億元,而上年同期為1933.62億元,同比增長19.39%;實現凈利潤總和為824.85億元,上年同期為691.26億元,同比增長19.32%。
從營收漲幅來看,酒鬼酒和舍得酒業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增幅超過100%,分別為134.19%和104.54%。營收額為26.39億元和36.06億元。水井坊、山西汾酒、青青稞酒這3家公司的營收漲幅均超過50%,分別為75.9%、66.23%和52.49%。除了皇臺酒業和順鑫農業在報告期內營收同比下降32.66%和6.5%外,其他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在內的12家酒企的營收實現了同比10%以上的增長。
對比2020年三季報業績,受疫情影響,去年有11家酒企三季報營收同比下降。但2021年前三季度,有17家公司營收同比增長,企業經營回歸到2019年同期水平。
從營收規模來看,百億元體量的白酒上市公司分別為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順鑫農業、古井貢酒,這7家公司三季報營收總額為2017.96億元,而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的營收總額達到1267.73億元,占19家公司營收比重的54.89%。
凈利潤方面,19家白酒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總額為824.85億元,上年同期為691.26億元,同比增長19.32%。五糧液和貴州茅臺的凈利潤總額為483.72億元,占比達到58.6%。
另外,在報告期內,皇臺酒業、金種子酒和順鑫農業3家酒企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了512.12%、37.36%和14.22%。洋河股份和老白干酒凈利潤同比增長0.37%和7.04%,其他酒企均實現了10%以上的增長,其中酒鬼酒、舍得酒業和青青稞酒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100%,分別為117.69%、211.91%和232.73%。
通過上市酒企的營收和凈利潤表現來看,除個別酒企外,擁有品牌張力和品質實力的酒企表現出強者恒強的態勢,特別是擁有高端白酒的酒企,展現出超強的造血能力。
行業分化加劇
龍頭企業現金流充沛
對國內白酒行業而言,產能過剩已是不爭的事實。在一個不缺酒但缺好酒的時代,對酒企而言是一次綜合大考。而在這場高質量對決中,擁有高品質的產品、超強的品牌力、且擁有充實現金流的酒企,無疑會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紅利中受益。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顯示,19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合計為777.93億元,其中,貴州茅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67.52億元、五糧液為153.97億元、山西汾酒為61.23億元、洋河股份54.74億元、瀘州老窖39.56億元、古井貢酒為39.52億元;今世緣、舍得酒業、水井坊、老白干酒4家酒企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8.7億元、16.16億元、14.44億元、11.03億元;酒鬼酒為7.61億元、迎駕貢酒為6.63億元、口子窖酒2.7億、青青稞酒為0.98億元。
除了上述公司現金流為正外,順鑫農業、金種子酒、金徽酒、伊力特和皇臺酒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則為負數,分別為-12.18億元、-3.13億元、-0.76億元、-0.66億元和-0.1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變化,可以反映出企業經營活動的形態以及由此產生的競爭力,是判斷公司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把握現金流就是把握公司的“經營命脈”。
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與公司三季報凈利潤接近,足以看出兩大酒企的綜合實力及強大的造血能力。而對于部分現金流為負數的酒企,業內也有不同的解讀。
一位券商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行業存量競爭中,頭部酒企的表現都非常好,但有的酒企選擇與經銷商同甘共苦,通過降低經銷商打款的頻率,或以票據的形式來支持經銷商,并且這些票據違約的概率較小,因此,也不能單純看現金流單一指標來判斷公司。”
白酒營銷專家、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白酒企業的第三季度是為第四季度鋪貨做準備,因此,三季度也是酒企的管理季。從上市酒企業績來看,白酒品牌分化在進一步加強。除了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強勢品牌外,大多數品牌都在存量市場下競爭,企業的管理成本、擴張成本、渠道成本都在大幅增長。整體來看,中國白酒行業經過前兩個季度的高速增長,第三季度出現了增速放緩的態勢,品牌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大,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
事實上,除了頭部知名酒企外,部分區域強勢品牌在此輪酒類消費結構升級中也是受益者。據了解,今世緣加速了在次高端的發力,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了接近30%的增長。
在開源證券分析師看來,邊際改善以及具備業績持續高增長預期的股票更易被基金增持,“白酒‘雙節’的表現以平穩為主,禮品與餐飲需求也得到了正常釋放。展望春節,考慮到連續兩年疫情影響春節返鄉不及預期,如果2022年春節疫情控制得當,返鄉高峰可能會帶動消費活躍度提升,對于包括白酒在內的多數消費品形成正面影響。”(原文標題:19家白酒上市公司3季報:行業深度分化趨勢不變 頭部酒企造血能力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