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受限的新增白酒生產線終于放開。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網站上看到,根據6日公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白酒生產線從限制類產業中被移除。據行業人士介紹,這一變化意味著針對白酒新增生產線的限制將被正式放開,雖然國內酒企大多通過技改的方式消化了新增產能需求,這對國內白酒產能未必帶來大的改變,但對于近年來逐步形成的白酒優質產區將形成利好。
國家發改委網站顯示,《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已經2019年8月27日第2次委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同時廢止。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告訴記者,從限制目錄中移除,就意味著限制不再存在,這對于國內白酒產業來說是一個好事情。
此前,白酒產業一直屬于受限制的一類,在2005年國家發改委公布的限制類產業目錄中,白酒生產線就在列。
酒業分析師蔡學飛告訴記者,這一變化釋放的宏觀指導價值遠遠大于對行業實際的影響,一方面,這一輪白酒行業增長主要集中在名酒企業,而名酒企業此前大多通過技術改造的方式,不斷對產能進行升級,因此并不存在很強的擴產需求;另一方面,國內白酒產業整體處于供給過剩的階段,雖然新增產能解禁,但不會出現大面積擴產的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2019年1-9月,全國白酒產量575萬千升,下降1.81%。
但在蔡學飛看來,新增白酒生產線的解禁,對于目前正在形成的貴州、四川等白酒優勢產區有很大的支撐作用。此前由于新增生產線受限,業內外資本若想進入白酒優質產區,只能通過租賃或并購的方式,但這些方式的可操作性比較差,而解禁為業內外資本進入產區打開了一條通路,對于做強優質產區是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