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光瓶酒因簡易包裝、飲用氛圍、商超副食渠道最下層的陳列展示等因素,被打上低價、低質的標簽。但近五年間,在光瓶酒身上發生了許多顛覆性的改變,其中,以社會經濟發展及企業品牌鍛造而帶來的品類升級最為明顯。光瓶酒消費市場的日漸繁榮以及酒企自身的積極應變,讓光瓶酒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呈現給消費者的變化,即是價格越來越高。
原材料漲價,光瓶酒生產成本被推高
近幾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逐年上升,2014年到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平均同比上漲幅度超過1.5%,其中2016年食品煙酒價格上漲3.8%。漲價潮從白酒、黃酒、藥品、榨菜、奶業等日常消費品,再到紙張、手機、家電及各類化工品讓人眼花繚亂。業內稱,最近的一波漲價可以稱之為由PPI(生產價格指數)向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的傳導,導致價格壓力加速向中下游傳導。鑒于中國整體經濟繼續保持6%以上的穩步增長,央行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的基本勢態沒有改變,短期內由CPI推動下的整體價格指數仍將處于高水平線。
過去兩年,中國紙業、玻璃加工業以及物流運輸業的成本早已大幅度上漲,物流方面由于國家出臺了物流業規范“921 治超新規”,史上最嚴格的貨車超限標準和處罰力度導致了物流成本的上升和運輸緊張,物流公司紛紛開始提價,部分公司提價達到了30%-50%;另外PE 塑料、PVC 的價格漲幅超過150%左右;而原紙價格去年以來已經上調多次,價格上漲幅度為50元/噸至250元/噸不等,部分甚至超過了300元/噸,而造紙企業需要把成本轉移給下游企業、紙箱廠、包裝印刷企業。如此伴隨而來的各行業制造成本的上漲,對于在成本價格上并無多少優勢的傳統光瓶酒產品來講,順勢提升產品價格成為應對成本上漲的直接途徑。
去年以來,牛欄山、小郎酒都相繼做出調價動作,而眾多以光瓶酒產品為主銷品的中小企業不得不通過上漲價格來換取生存權。加之最近的環保風波帶來的行業深度變革或將在不遠的將來兌現,2001 年以來的糧食白酒、薯類白酒從量計稅一直沒有調整與取消的跡象,光瓶酒價格難以再像過去那般便宜。
告別低質,光瓶酒進入品牌時代
早期光瓶酒品牌間粗放的品牌對抗行為,使得圍繞低價競爭及終端陳列的爭奪成為主要的市場活動,“重市場輕生產”的現象較為普遍。
黃金十年、深度調整再到如今的復蘇新周期,一次次的行業起伏讓越來越多的光瓶酒企業和運營者看到了品牌的力量,基于品牌塑造及規;卣沟男枰髽I在生產釀造上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及物力,包括廠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窖池規模、釀造能力的升級。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在2005年頒布實施的《全國白酒行業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行業規范》對“純糧固態白酒”的規范與推動,直接作用于傳統光瓶酒的心理暗示大大增加,即各路媒體的關注與監督,很容易讓過去的液態法白酒受傷。于是一些酒企紛紛加大了光瓶酒酒質的提升,擺脫媒體“盯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如采用固液法或者直接采用純糧固態基酒。
正是消費者的理性認知與需求苛刻,加之行業政策的調整,為相關光瓶酒品牌通過提高基酒品質來形成差異化的口感和產品特性提供了驅動力。在此期間,小郎酒、老村長、牛欄山、龍江家園、小村外等的崛起讓消費者感受到了光瓶酒的豐富性與適飲性。乃至更多的光瓶酒企業和品牌開始在傳播話術中突出自身品質,逐步轉變大眾對光瓶酒低質低價的直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