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筆者與幾個朋友小聚,席間一朋友談起小小的塑料酒瓶蓋會不會產生塑化劑的問題。頓時,塑化劑成了討論的話題,喝酒的味道談了許多。另一朋友則感嘆起古人喝酒的風雅和安全來,小小的塑料瓶蓋鬧的歡樂氣氛蕩然無存。
由塑化劑讓筆者想到了酒鬼酒,一個以醞釀湘西千年文化,傳承湘西古老秘方自居,躋身高端白酒行列,號稱"無上妙品"的酒鬼酒曾一度股市停牌,白酒類上市公司仍遭遇資金打壓,2012年11月20日早盤白酒股大跌之后午后再度暴跌。酒鬼酒也在塑化劑風波中元氣大傷。
在這次事件發生后,國內白酒生產企業紛紛更換和塑化劑有關的儲存罐及管道等設備,從源頭減少了塑化劑的產生。但白酒產品中的塑化劑屬于特定遷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輸酒管、酒泵進出乳膠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內蓋、成品酒塑料袋包裝、成品酒塑料瓶包裝、成品酒塑料桶包裝等。和白酒接觸的小小塑料瓶蓋是否會產生塑化劑?是否會影響酒品質量?是否存放的時間越久對人體傷害越大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消費者。
不管白酒企業使用塑料瓶塞產生塑化劑究竟對人體有沒有傷害,傷害大不大,能否是人體所能接受的標準。
筆者只想告訴白酒企業,為了消費者的身心健康,現在開始從“頭”做起。從改變塑料瓶塞做起,多使用一些對人體無害的瓶塞。
從“頭”做起,紅酒用軟木塞的做法對白酒企業來說或許也是一種好習慣。
雖然葡萄酒多用軟木塞封口,尤其是高檔葡萄酒,要選用上好的軟木制作瓶塞,對葡萄酒香味和質量的提升有幫助。
但許多國內白酒企業擔心會影響白酒的質量、酒分散發給酒色帶來變化,帶來異味。
筆者只想再次告訴白酒企業,這種擔心是多余的。
以茅臺為例:建國初期的茅臺酒瓶嘴先用油紙塞口,再用豬尿泡皮綁扎,然后貼封口紙的做法,沿用至五六十年代。1963年,“五星”茅臺酒包裝出現高頸土陶瓶,封口仍為軟木塞、尿泡紙和封口紙。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茅臺酒,帶有怡人的濃醬香味,透過木塞的香氣讓人感覺到這是一瓶真正的余味悠長的精致之作。”酒界人士這樣評價?梢娔救氖褂貌坏挥绊懢频馁|量,還能提升酒的品質。但茅臺后來不使用木塞的原因可能是和產量增加,機械化程度提高有關。
在國外,烈酒使用木塞的例子也是不少的。俄羅斯設計師Constantin Bolimond設計木頭伏特加(Firewood Vodka),取代了通常的玻璃瓶子,而瓶口,則在“原木”的一根“枝椏”處,旋下瓶塞,就能開懷暢飲。除了木頭伏特加外,很多洋烈酒比如威士忌、白蘭地也用木塞。
據筆者了解,現在國內白酒企業使用軟木塞的只有產于四川邛崍的文君酒,軟木塞的使用給瓶塞的塑化劑問題帶來了新的破解途徑。
使用木塞或是軟木塞,對酒企來說,并不是大的成本,由此看來,白酒行業杜絕塑化劑并非難事。
筆者呼吁,為了消費者的身心健康,白酒要從“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