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季的來臨,也到了大閘蟹的銷售旺季。黃酒作為與大閘蟹搭配的酒類,在剛過去的雙節也迎來了一波銷量旺季。記者從市場了解到,會稽山雙節期間在浙江地區銷量有所增長,孔乙己黃酒的新產品茴字酒銷量也有所提升。在北京地區,記者在走訪多家商超了解到,黃酒的銷售旺季通常在九月底十月初。有消費者向記者表示,買黃酒只是為了配大閘蟹,平時基本不會購買黃酒。酒類專家晉育鋒表示,黃酒作為區域型酒類,品牌力相對較弱。作為佐餐酒,黃酒不適合定位高端市場,應該回歸大眾消費。
業績下滑
記者查看2020年我國黃酒企業半年報發現,作為黃酒行業的龍頭企業,古越龍山2020年上半年營收5.79億元,同比下降39.32%,凈利為6712.14萬元,同比下降33.87%。對于業績的下滑,古越龍山向記者表示,上半年營業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疫情所致。會稽山上半年營收4.53億元,同比下降18.22%,凈利潤為4808.45萬元,同比下降28.7%。金楓酒業營收2.46億元,同比下降29.57%,凈利潤為虧損1462.27萬元,同比下降187.74%。通過數據不難發現,今年上半年,我國黃酒企業的營收、凈利均出現大幅下滑。
業內人士表示,黃酒企業對區域市場依賴過大,在突發疫情沖擊下,今年黃酒市場大概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黃酒企業與已實現全國化布局的白酒企業相比,可回旋的余地相對較小,因此在突發疫情面前,黃酒企業受到的影響更大,這也是造成我國黃酒企業上半年業績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黃酒今年的結構性增長會比較乏力,整體行業能否回暖,還要看今年第四季度。
值得注意的是,十一期間,記者走訪線下商超發現,回龍觀地區的商超內,黃酒貨架上的品牌很少,部分商超只有一款黃酒,與旁邊貨架品牌繁多的白酒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采訪店內店員時記者了解到,隨著吃大閘蟹的季節到來,店內的黃酒銷量有所增長。據店員透露,雙節前店內黃酒銷量略有增長。每年在十一節期間,黃酒的銷量都會有所提升。正在選購黃酒的消費者向記者表示,買黃酒只是為了配大閘蟹,平時基本不會購買黃酒,黃酒一般也都用于做飯時使用。由此可見,我國黃酒企業目前全國化并不理想,主要消費市場仍以江浙滬地區為主。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我國黃酒的體量相對較小,企業的品牌力不足,同時利潤相對較低。而在江浙滬地區集中了諸多黃酒企業,我國的黃酒市場已進入行業天花板。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進一步表示,對于黃酒企業而言,利潤下滑是因為產品裝高端結構不穩定,高端產品價格剛性不足,容易受到市場沖擊,因此本質還是品牌力不足,消費者教育不夠的問題。
內憂外患
事實上,黃酒作為典型的區域型酒類,在江浙滬市場內面臨著各種小企業的擠壓,而江浙滬以外的市場,由于品牌力相對較弱,雖然持續發力全國化,但效果并不明顯。我國黃酒市場缺乏消費培育,同時市場競爭和資源投入主要集中在江浙滬等核心消費區域。據了解,我國黃酒市場規模基本維持在150億元至200億元左右,而規;S酒企業有115家,民間小酒廠數量更是龐大,在有限的區域內高度集中,也使得黃酒行業長期處在低價惡性競爭的環境中。朱丹蓬表示,黃酒作為區域型酒類,在江浙滬地區聚集眾多中小黃酒企業,想要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增長是不可能的。誰先布局、誰先走出江浙滬地區,誰將獲得先機。
值得注意的是,黃酒行業曾在2019年迎來小幅回升。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黃酒實現產量353.1萬千升,銷售收入為173.3億元,同比增長2.7%,利潤總額為19.3億元,同比增長11.5%。通過數據不難發現,2019年我國黃酒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均有所提升。業內人士表示,我國黃酒市場2019年經過調整,行業產品結構和價值回歸已初顯成效。而經過年初疫情的影響,使得本就受區域限制的黃酒行業再次呈現出下滑趨勢。
據財報顯示,會稽山今年上半年其他地區營收為2705.63萬元,僅占黃酒總營收的6.11%,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7.92%。金楓酒業今年上半年其他地區營收為826.97萬元,僅占黃酒總營收的3.45%,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43.87%。通過數據不難發現,我國黃酒企業的主要市場依然為江浙滬地區,江浙滬以外地區的營收均出現大幅下滑。
長路漫漫
面對全國化發展不利的局面,黃酒企業也在不斷尋找新的發展方向。而與白酒高端化不同,黃酒由于消費市場受限,同時品牌力性相對較弱,導致近年來高端化一直發展不利。
記者查看黃酒企業財報了解到,會稽山2020年上半年中高端黃酒營收為2.99億元,同比下降18.27%。金楓酒業上半年中高端黃酒營收為1.57億元,同比下降28.23%。2019年,古越龍山中高端黃酒營收為12.03億元,同比小幅增長4.07%。會稽山中高檔黃酒營收7.85億元,同比下降1.66%。金楓酒業中高端黃酒營收為7.94億元,同比增長7.46%。通過數據不難發現,我國黃酒企業中高端產品雖有所增長,但效果并不明顯。晉育鋒表示,黃酒作為區域型酒類,品牌力相對較弱。黃酒作為佐餐酒,不適合定位高端市場,應該回歸大眾消費。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至2019年,我國黃酒市場的規模分別為340.8萬千升、334.8萬千升、353萬千升。通過數據不難發現,我國黃酒市場規模仍處于較為震蕩的局面。我國黃酒企業目前主要依托傳統渠道和客戶,缺乏市場拓展投入資源的持續驅動力,市場切入方式和擴張思路不夠精準。
蔡學飛則進一步表示,區域酒企的最大短板就是本地的品牌與渠道資源無法跨區域利用,導致擴區域發展門檻較高,因此,而黃酒又是一個高度集中江浙滬的區域酒品類,外部市場缺乏消費基礎與認知,因此,區域酒企發展中高端黃酒市場,不僅需要解決品牌價值、渠道布局與品質教育問題,而且還要解決飲用場景等等問題,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