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斷變化中的對手,你動與不動都是處于被動之中的。當采訪變成了聆聽,是真的被這個“行業的異形”所鎮住了,他的所言、所行、所思,不斷在開合之間裂變,而邏輯和構想卻變成了現實與可能。
思維決定出路,但路怎么走,真的需要智慧的啟迪引導。一說思考與借鑒,也許很多人都會選擇認同,但鮮有人去真正付諸行動。執行力的強弱與系統與否,決定了策略落地質量的高低。在成都環球中心與楊陵江一席談,勝讀十年書,發散性思維的商業價值,更多于點狀的投入與發力,1919的系統性布局與借力為勢,非常值得傳統酒業與垂直電商去思考。
苗國軍對1919的全面解析
酒從誕生以來,就從來不曾在人們的生活中消失,即使是現在以及未來,無論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即使酒的市場容量萎縮,卻依舊大得超乎其他很多行業。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酒類企業都能活得很滋潤,相反的是,酒行業的市場狀態已經從擴容式增長轉為擠壓式此消彼長,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遍地繁榮景象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有人歡笑有人哭。
哭的人,大多是是酒類廠商,因為他們過慣了大爺式的養尊處優,忽然讓他們放下身份深入大眾,真正從消費者立場調整自己,很難很難。而笑的人,很可能是酒類銷售商,尤其是連鎖性渠道品牌,他們能夠解決渠道和消費者的兩大痛點,只有悅納消費者的企業,才能被消費者悅納。
因此,如果你問我,未來10年哪家企業會活得最好、最有價值?我的答案是:1919酒類直供,它最有可能幾年后成為中國酒業的“天貓+蘇寧”。這個結論,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判斷:
一、酒行業銷售規模巨大
酒行業包括白酒、啤酒、紅酒、黃酒、國酒、保健酒等品類,現在一年的銷售產值規模已經上萬億元,大海里才有鯨魚,小河里只有麻蝦。
酒是什么?是禮節,迎來送往須有酒,是情義,親友相聚須有酒,是良媒,助興解憂須有酒,酒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切割的一部分,從產生到現在從來沒有完全脫離過人們的生活。
因此,就算打擊“腐敗酒”對酒行業有一定沖擊,但商務和大眾消費的基礎還在,尤其是大眾消費,還有很多可挖掘的空間,因此未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交往頻繁,加上人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酒行業還是會越來越好。
二、廠家品牌越來越難做
酒行業尤其是白酒行業,未來廠家品牌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排名前20、前10位的品牌,市場占有率會越來越高,過去這些年已經證明這個趨勢,而最有參考性的是啤酒。
過去這些年,啤酒經過資本力量的整合,大量的小廠家都消失了,區域性的啤酒龍頭也被巨頭并吞得所剩無幾,過去前十大啤酒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不足20%,現在前四大啤酒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就超過60%,并且這個比例還在繼續提高。
有人說白酒有文化有歷史,各自都有存活發展的根基,不會像啤酒一樣行業整合,這有一定道理,但是大量小廠家的品牌歷史都是不可考的,甚至是編造的,加上年輕的消費群體快速成長,即使有歷史也不見得知道或者認同。
更關鍵的是,與空泛說教的白酒文化與歷史相比,消費者更關注的是,你有什么樣的酒,你是什么樣的格調,這也是主打綿柔的洋河,主推文藝的江小白能夠吸引行業關注的重要原因,而基于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品牌創新,恰恰是眾多白酒廠商缺失的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補上這個短板。
所以,在這樣的趨勢下,白酒的廠家品牌會越來越難。
另外,目前行業最有價值的公司是茅臺,市值2600億,年銷售額300多億,凈利率50%,不知道賣白粉有沒有這么高的凈利率?如果沒有組織,會有這么高的銷售額?會有這么高的凈利率?某種意義上講,這樣的結果其實就是個怪胎,不是市場的力量造就。有人說茅臺品質好,我想問有多少人只是因為品質好喝茅臺?和茅臺品質差不多甚至一樣好的品牌,市場在哪里?
廠家品牌中,勁酒做得特別好,這些年一直穩定發展,只是沒上市,但像這樣的廠家品牌,在酒行業極為罕見。
三、流通渠道最有機會成就大公司
1、酒行業流通渠道非常落后
很多酒廠的渠道從省代、地級市代理、縣級代理,渠道扁平化做的很差,效率非常低下。
從加價空間就能充分說明這個問題,白酒行業的價格規律是零售價除以3是出廠價,最少也是2.5,再除以3是成本,換句話說一瓶成本20的酒,出廠價要50到60,零售價要120—180元。最過分的是20元的成本,酒自身的成本不到5元,其他是酒瓶和盒子。
在互聯網的時代,還有如此畸形模式的存在,的確有些諷刺。但正因為如此,流通渠道才最有機會在革命傳統力量的同時,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因為打破舊世界創造的新世界,本身就將誕生新的領袖。
1919能夠革命傳統力量嗎?答案是毫無懸念。它將帶來兩個顯著的變化,第一是讓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買到質量好的白酒,第二是讓廠家以更為合理的利潤來換取長遠發展。
2、未來強勢渠道有兩個特征:品牌連鎖化、互聯網化
品牌連鎖化、互聯網化,將是很多行業銷售的趨勢,而酒類行業保真的特殊性,更要求如此。
實際上,家電行業和綜合零售行業、百貨行業,過去都已經例證了這個結論。
1987年成立的國美、1990年成立的蘇寧,用了20年的時間,基本壟斷了中國家電行業的渠道;1995年,家樂福進入中國、如今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華潤、物美等等,基本壟斷了中國的綜合商品的零售渠道;天貓、京東的快速發展,對未來中國的零售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中國酒行業最大的機會在于渠道,建立有力的渠道品牌,將是又一個國美加京東的誕生,既讓消費者享受實實在在的實惠,又讓他們享受更方便快捷、用心體貼的服務。但目前中國酒行業中真正零售加電商的銷售額占比極小,所以說未來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