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塑化劑”、“酒精勾兌”、“三公消費”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市場持續低迷不振成為白酒業近年發展的常態。不過,就在今年上半年,這一頹勢迎來逆襲,白酒市場復蘇之風勁吹。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上半年業績搶眼
依照慣例,從上個月起,上市公司陸續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部分酒企也紛紛曬出各自成績單。貴州茅臺在“半年報”中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3.97億元,同比增長38.06%;今世緣實現營業收入23.62億元,同比增長30.81%;酒鬼酒實現營收約5.24億元,同比增長41.26%;水井坊營業收入13.36億元,同比增長58.97%。雖然還未從半年報中發現五糧夜的業績增長情況,但是該公司主要負責人日前公開透露,上半年五糧液實現銷售475億元,利潤總額達110億元,據此估算五糧夜今年半年報凈利潤增幅可達50%以上。此外,老白干酒和舍得酒業在半年報中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翻倍,同比增長最高分別為208%、188%。
不難發現,酒企半年報相繼出爐,多數酒企業績表現亮眼。不過,扭轉白酒行業頹勢的不僅是體現在以“茅臺”為主的一線酒企上,而以“酒鬼酒”為代表的二線酒企或成這一趨勢發展主力軍,就連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三線酒企同樣表現出色。近日,山東微山湖酒業公司負責人在今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會議中指出,1-6月完成銷售收入1005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50萬元,占全年任務目標的50.2%。這意味著,微山湖酒業相較去年同期,營收增長13%左右。
“白酒銷量的逆襲表現,在近年來不曾有過。”8月10日,北京某高端品牌白酒代理商賈志明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早在2010年,白酒銷售量曾達到增長的頂峰,一度出現產品斷供現象,部分白酒產品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其價格翻倍飆升,創造了白酒銷售的輝煌。
“彼時,白酒產品普遍供不應求,時常出現‘缺貨’現象,一些經銷商只要手里有產品就不愁賣不出去,只要從廠家來的貨車剛下高速路口,批發商、煙酒店終端老板就已經安排車在出口處等著卸貨了,來晚了可能就沒有貨了,在那個年代里沒有跑市場的說法,都是找產品。”賈志明對昔日白酒業的“黃金年代”記憶猶新。
然而,好景不長。亦有觀察者指出,從2013年始,受“塑化劑”、“酒精勾兌”、“三公消費”等事件影響,白酒銷售增長率開始掉頭急跌,與此同時,白酒產銷量增速大幅降低。這讓部分白酒企業始料不及,表現在市場上尤為明顯,一些白酒產品的利潤越來越薄,經銷商庫存開始出現嚴重積壓現象。賈志明告訴記者,行業的變化是潛移默化的,那些沒有轉變思維的白酒經銷商,因為行業的變化,卻到了要被淘汰的邊緣。
消費等多因素拉動行業復蘇
縱觀上半年業績,酒企普遍均以10%至50%的速度增長,行業復蘇勢頭強勁,今年底有望徹底從“原地踏步”換擋“小步快跑”階段。
截至目前,作為業績蓄水池的經銷商預付款再次出現較大增幅。賈志明告訴記者,進入下半年中秋、國慶、春節三大銷售旺季,白酒基本面大體會呈現出“價量齊升”的局面。為利于下半年擴張和經營,多數經銷商均會選擇在上半年開始大量囤貨,儲備充足貨源。由此以來,經銷商全年預付款就會集中在上半年扎堆體現,這也成為白酒企業上半年業績猛增的推手之一。
也有分析者認為,當下白酒業的高歌猛進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互聯網營銷。在業界普遍看來,白酒的線上消費習慣正成為大眾廣為接受的新趨勢,大有發展前景。據統計,早在兩年前京東線上白酒銷售額突破 26 億元,除了在大型電商平臺上架酒類商品,不少企業還自建電商平臺。目前各酒企的線上戰略之一是主打“大單品”,迅速打造爆款,吸引消費。
針對部分白酒企業半年報業績提升的背后原因,有專家表示,支撐行業強勁復蘇的最大動力依舊是白酒消費人群持續擴大,并且白酒消費群體正朝著年輕化趨勢發展。有統計數據顯示,在白酒相關資訊的關注度中,18-30歲的年輕人關注度以超30%的增速逐年提高,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此外,在喝酒人群分析上,80后超過70后成為了主力,兩者分別占比為42.1%、29.4%,90后占比為23%。
在賈志明看來,隨著行業復蘇,白酒企業業績的上漲主要源于各類產品帶來的利潤紅利,以及從區域走向全國的市場開拓。他建議,下半年需要聚焦發力喜慶市場渠道,鞏固其中高端產品的消費群,夯實新的市場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