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力量悄然覺醒
伴隨著酒業行情的回暖,另一種復蘇也在酒行業悄然滋長。從2014年底以來,酒行業中有一股人文的力量正在崛起。
巨剛眾酒,這個由產品概念設計師巨剛發起的個人眾籌項目,自2014年11月至今,針對純手工釀制陳年紹興黃酒先后開展了兩季眾籌活動,支持者眾多,第一季完成率182%,第二季完成率347%。
談及眾籌黃酒的背景,巨剛說,2007年中糧酒業邀請他為旗下紹興黃酒廠做品牌設計,當他第一次來到這種南方酒廠時,瞬間被那些一望無際的酒壇子所震驚,當時有個很質樸的想法是搬十幾壇酒回北京給好朋友喝。“這么多年,每次我來到這家酒廠,最讓我感動的是,在工業化浪潮中,它是僅存的堅持手工釀酒的一家酒廠,對今天來說,這種手藝人的精神難能可貴。”
帶著對手藝人精神的尊敬,巨剛在眾籌黃酒的過程中苛求著每一個環節的完美。除瓶中酒選用12年以上手工釀制陳年紹興黃酒外,巨剛還特意去浙江龍泉做了瓶打樣,選了他特別喜歡的哥窯裂片釉,他說這樣的器物才能承住陳年老酒。
在推廣上,巨剛一直堅持“微醺”才是喝酒的最佳狀態,他希望用圍爐煮酒的飲酒方式恢復酒文化中的中國美學。這樣的用心,消費者是看得到的,結果也如巨剛所說,“你只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極致,下一步突然就來了。”
光合原品的出現,是安徽孟躍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孟躍在十年咨詢生涯后的又一次創業。在這個創業團隊中,除孟躍是酒類專業人士外,另外四人均來自互聯網金融領域,算是一次跨界混搭。
在光合原品的品牌故事中,有著強烈的青春氣息:初心、朋友、夢想以及追求夢想的勇氣和走過的彎路,還有對身邊善意的感恩。光合原品的第一款產品選擇了浙江諸暨同山燒,做了一款52度的純高粱原漿酒。在推廣中,光合原品提倡用蜂蜜水、檸檬汁、冰紅茶、紅牛、雪碧等飲料來調制,這樣的飲用方式讓這款原本令女性望而卻步的52度高度酒,有了相當一部分女性用戶。
據孟躍說,光合原品在去年“雙十二”那天預售后,春節月實現銷售額30萬元。眼下正處白酒消費淡季,每月光合原品約有5萬元銷售額,預計今年能實現150萬元的銷售額。目前除了這款純高粱原漿酒外,光合原品還在積極開發新品種,包括一款國家有機認證白酒和一款糯米酒。
寧小剛之前為行業熟知的身份有媒體人、文化傳播專家、攝影師等,今年以來,他的人生履歷中又多了一個名號:國際釀酒大師藝術館館長。
國際、釀酒大師、藝術,這些詞匯的組合讓國際釀酒大師藝術館備受業界關注。寧小剛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把釀酒大師請到公眾面前,讓全世界認識到這樣一個足以代表這個時代最高釀酒水平的群體,以及他們的作品。寧小剛認為,釀酒大師身上的工匠精神,正是這個時代的人文價值體現,“藝術”二字,是與之相匹配的稱謂。
無論是巨剛眾酒的美學表達,還是光合原品以一顆“初心”創業,或是國際釀酒大師藝術館對釀酒大師工匠精神的藝術打磨,都從不同的角度,傳遞出一股在工業化浪潮中久違了的人文初衷。這些人文色彩濃郁的創新嘗試,伴隨著釀酒行業的觸底回暖在去年年底以來集中出現,是否預示著行業正在發生某些變化,這會是酒業的新生所在么?
中國酒的文藝復興已有先兆
伴隨著這些人文力量的崛起,“文藝復興”這個詞開始在酒業發酵。
巨剛眾酒對于酒文化的美學恢復,被業內評價為“正在掀起一場中國酒的文藝復興”。國際釀酒大師藝術館在成立之初,也表達了將以最具人文價值的“工匠精神”為原點,掀起以“釀酒大師”為核心的中國酒業的文藝復興。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酒的文藝復興時代正在來臨?寧小剛認為,目前已經有了先兆。
他覺得酒行業在經歷這一輪調整之前,在文化和市場營銷等方面都有些偏離,完全依靠某種階層來支撐酒業發展,這是不太正常的。這讓他聯想起歐洲文藝復興之前的那段“黑暗”,“原來酒杯在‘神’的手里,不在‘人’的手里”,他覺得是時候讓酒杯重新回到人的手里,因此,決定要掀起一場中國酒的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運動必須以人為本,酒行業的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消費者,讓酒回到酒本身。”寧小剛說,目前中國酒的文藝復興已經有了先兆,但一定要把先兆公開化,或者把它變成一種趨勢。國際釀酒大師藝術館就是要做這件事情。
不僅是國際釀酒大師藝術館,包括巨剛眾酒、光合原品,以及更多秉承以人為本的酒業創新,最終都會成為一股力量,推動中國酒業的文藝復興真正到來。
或許,這就是中國酒業在糾錯之后,未來應該選擇的前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