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濃香國酒”國窖1573代表中國白酒首次亮相世界杯,成為進入2018俄羅斯世界杯官方款待包廂唯一中國白酒品牌。除了傳統的白酒,瀘州老窖還在包廂內提供Panda 1573 和 China 1573兩款特調雞尾酒供各國球迷享用,不少球迷紛紛在Twitter和Facebook上曬出自己和panda 1573的合影,并且一度成為微博熱門話題。
一直以來,因為中國白酒口味濃烈,西方消費者在理解和接受時存在一定難度,導致中國白酒的國際化之路異常艱難。此番中國白酒在全球頂級賽事上的亮相,其背后凸顯了中國白酒企業在白酒產業深度調整過程中尋求突圍的戰略與努力。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混飲背后的味道戰略
業內普遍認為,當下白酒產業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直接體現便是消費群體的構成。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春節期間,80后網上購買白酒的數量已經超過70后,白酒的主力消費群體已經從70后轉向于80后,且90后正在加入。與此同時,新型消費群體與先前的50后、60后在消費選擇、消費場景、消費模式的選擇上都大為不同。
基于這樣的現實轉變,國內多家白酒企業紛紛開始各自的創新實踐,走上“年輕路”以便更好迎合新生代消費群體,以對抗品牌老化,實現年輕化振興策略。除此之外,既能從口感上把握到東西方都能接受的味道,也能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讓西方消費者理解中國白酒的韻味,這已經成為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現實命題。
例如,夏天雖是白酒消費的淡季,江小白酒業集團卻開啟了一個名為“小酒館”的活動,在全國26個城市巡回,用地推的方法贈送5萬杯調配了各種飲料的MIX混飲酒,試圖通過把飲料果汁與白酒調在一起的混飲,在年輕群體中引起新的潮流,也希望引起西方消費者的關注。從目前看,一些白酒企業的多項市場舉動透露出,企業開始不斷利用“新鮮味道”打開更廣闊的市場。
文化先行促白酒國際化
本屆世界杯上,包括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一眾白酒企業在俄羅斯世界杯上“反客為主”,紛紛在海外造勢。一場沒有中國足球隊的世界杯,白酒企業到底看到了什么機遇?
在瀘州老窖相關負責人看來,亮相世界杯更像是一次對創新戰略實踐的檢驗。在競技體育中,競技水平與賽事的商業價值關系密切,通常來講,競技水平越高的賽事,球迷基礎也就越龐大,其商業價值也就越高。世界杯期間,餐飲消費特別是酒水消費的增長十分可觀,這大大增加了白酒的觸達機會。對品牌本身而言,能夠與世界杯這樣全球頂級的體育賽事攜手,無疑會加深外界對品牌的印象和好感度。
該負責人稱,此次跨界攜手世界杯,將瀘州老窖沉淀了445年的濃香韻味帶到賽場,為全球消費者呈現最地道的中國白酒,收獲了更多關注的目光,實現了更大聲量的品牌文化和價值傳播。
根據《全球酒業發展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是全球較大的蒸餾酒市場,也是全球烈酒市場增長較快的國家,白酒占據世界烈酒消費量的三分之一。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中國白酒的影響力愈來愈大,但其在國外的消費范圍主要還局限于華人文化圈,中國白酒要走向世界,必須通過文化引領。
“在如今的對外貿易中,中國品牌能否取得成功跟文化傳播是否到位有著非常強的關聯,中國白酒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文化是中國白酒的根基。要讓中國白酒走進世界消費者的心中,就要加深世界人民對中國白酒文化的認知和認同感。”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王洪波如是表示。
據了解,除了此次亮相世界杯外,該公司還曾在紐約、莫斯科等地開啟“讓世界品味中國”全球文化之旅,邀請各國詩人來到中國共享“國際詩酒文化大會”,讓中國白酒搭載音樂、焰火、詩歌、足球等全球共通文化藝術形式登上世界餐桌,與全球消費者進行有效溝通。
多元化和個性化時代
事實上,最近幾年,白酒產業市場發展并不樂觀,多品類白酒對消費者的滲透式的影響越來越強,消費者的選擇也越來越多樣化。
與此同時,我國白酒生產企業眾多,2017年納入到國家統計局范疇的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593家,除此之外還存在數量眾多的中小型白酒企業。隨著高端白酒逐漸回歸大眾消費,人口周期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將是影響白酒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眼下,雖然中老年消費者具備強勁的購買力,但已然在走下坡路,而隨著90后年輕消費群體逐步進入市場,其正在成為當下的消費主力。因此,白酒市場的擠壓式增長,讓越來越多的酒企在年輕消費市場上尋求突圍,酒企對于90甚至00后消費群體的重視與日俱增。
“要引領時尚化、年輕化潮流,但一切都要建立在傳承基礎之上。”瀘州老窖方面稱,近年來該公司已啟動預調酒、雞尾酒、果露酒等酒精飲料的研發工作,以引領中國白酒“時尚化”“年輕化”潮流。“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時尚化、國際范兒的體驗形式,傳遞中國白酒的傳統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內涵,讓中國白酒以創新時尚之姿贏得更多年輕人的喜愛。”
相關數據顯示,作為白酒消費的主力人群,中國在 30~55 歲區間的人口結構在 2015 年達到一個高峰,預計 2020 年之后會有明顯下降。正因為如此,酒類消費已進入到一個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時代。那么,滿足新生代消費群體需求,是否意味著是完全的“迎合”?
業內分析認為,白酒企業對于年輕消費者的適應迫在眉睫,畢竟白酒年輕化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并不是依靠簡單的更換包裝就可以實現,白酒企業應該放下身段,認真研究年輕人的消費趨勢和消費喜好,畢竟在行業增長緩慢的當下,誰先抓住了新的消費群體,誰就抓住了市場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