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的權威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酒類金額47.5億美元,同比增長9.1%。2008—2017年,中國進口酒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9%。這只是進口額,那么轉化到市場零售額,中國進口酒的消費市場容量達到千億規模。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亞太區成為國際酒業巨頭新的戰場和希望
“全世界的酒商不是已經在中國,就是在來中國的路上”,這句被行業所熟知的話真實反映了目前中國進口酒的熱度,毋庸置疑的是作為新興市場,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和不斷增長的購買力,這些都被國際酒業巨頭視為能夠幫助其實現業績增長的關鍵因素。因為在歐美等成熟的市場,國際酒業巨頭已經遇到增長瓶頸。
近年來,卡思黛樂、富邑集團、帝亞吉歐、保樂力加亞、嘉露酒莊、VSPT等國際酒業巨頭都在亞太地區收獲頗豐,其中以中國市場增長最為強勁。
富邑集團中國區總經理吳明峰曾在接受酒業家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五年,葡萄酒會給整個中國酒業帶來很大的驚喜,在這過程中,無論是進口葡萄酒還是國產葡萄酒都將是受益者。
保樂力加亞洲主席兼行政總裁齊德輝(Philippe Guettat)向酒業家記者表示,過去一段時間,保樂力加在開拓新的消費者和新市場上成績顯著,其中在亞洲地區大多數市場都獲得了喜人的增長,該地區的增幅為16%,中國市場的增長尤其強勁,達到19%。
帝亞吉歐2017財年業績報告中專門提到大中華區業務實現了強勁增長,凈銷售額同比增長25%。
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葡萄酒市場供需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預計至2022年,中國葡萄酒零售規模將達到2620億元。以中國國產葡萄酒與進口葡萄酒七三開的比例計算,屆時進口葡萄酒的零售規模至少將達到780億元。況且進口葡萄酒的市場份額在今后有望進一步提升,如果屆時能占到四成市場份額,那么將撐起一個真正的千億市場。
行業人士普遍認為,未來5—10年,中國進口葡萄酒將保持每年30%左右的增長率。而今年一季度全國葡萄酒進口2萬千升,總額達7億多美元,同比增長30%,這一數據是最好的證明。
超級消費升級時代是品牌主導的時代
中國進口酒市場的特點在于,如今不僅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且擁有持續的增長后勁,而這個后勁來源于中國的消費升級。
2018年被稱為酒業新黃金十年的元年,以高端酒為首的酒業正步入新格局,預示著酒業新時代的來臨。黃金新十年置于進口酒領域一樣適用,在消費升級浪潮下,此前在中國市場擁有品牌基礎和渠道布局的進口酒品牌將迎來新一輪歷史性發展機遇。與此同時,消費升級也成為驅動進口酒格局變化的最大外因之一。
海關總署的數據表明,2017年以來,我國進口的瓶裝葡萄酒、散裝葡萄酒、起泡酒等品類的進口單價都在提升,這說明消費升級在葡萄酒行業表現明顯,這也會倒逼進口商和經銷商提升自己的產品體系。
隨著消費者對葡萄酒了解的不斷加深,葡萄酒市場的消費升級也會隨之而來。在單價不會大幅提高的前提下,尋找品質更高的葡萄酒就成為消費者首要考慮的方面。因此,消費者更多會選擇在原產國就有品牌的產品或酒莊酒,進口商和經銷商需作出調整。
消費升級的過程伴隨著進口酒產品升級和品牌升級的,在此期間,無論是國際酒業巨頭、進口商還是經銷商都會格外在意品牌的重要性。
現階段,處于產業鏈前端并擁有成熟品牌和市場基礎的國際酒業巨頭們已經開始享受品牌化紅利,并開始著重以明星產品布局中國二、三線城市,實現升維打擊。
二三線城市的布局至關重要
目前,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在地域上存在越來越顯著的差異化發展趨勢。一方面,沿海經濟發達城市的市場轉向存量優化,另一方面,以省會和部分強二線城市為代表的內陸消費中心日益崛起,并帶動周邊區域市場的快速發展,未來市場機會更多。
未來,二三線城市的進口葡萄酒市場增長潛力明顯要大于一線城市。
消費升級驅動、二三線城市對于進口葡萄酒的需求覺醒等因素疊加在一起,為國際酒業巨頭和有心進行渠道下沉的進口商、經銷商提供了歷史性的良機。
雖然進口葡萄酒領域的集中度仍然較低,但是酒業新黃金十年的發展有別于前一輪黃金發展期(2000—2012年)的野蠻生長。在新黃金十年里,中國進口酒的發展將更加有序,行業集中度將更高,行業將開始注重品牌建設、渠道可持續性、與消費者溝通等一系列此前被忽略的問題。
從供應商到分銷商,傳統的葡萄酒貿易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都將開始充分發揮主動性,準確定位并且直接接觸自己的目標消費者,立足于強勢品牌,開展有效的消費者溝通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