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2日,1919全球采購大會在上海舉行。包括茅臺、五糧液、汾酒和帝亞吉歐、百威、嘉士伯在內的全球467個品牌匯集于此,只跟1919發布的未來三年采購計劃為1383億元。在市場普遍不景氣,近1400億元的訂單顯然是一頓無比誘人的大餐,但同時也引發業界對1919商業模式的關注熱情又高漲一度。
大家一致認為,電商沖擊了傳統的渠道,但也倒逼了傳統營銷模式的變革;互聯網顛覆傳統制造業的江湖地位,但也給酒類行業帶來了許多創新的空間。其中酒業最關心的則是渠道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問題,而且以酒仙網所代表的B2C電商和1919所代表的O2O電商相比較(盡管兩種業態并無激烈或直接的競爭關系)。盡管酒類電商再酒類零售的占比不足2%,但酒業人士言必稱電商也大概有5年的時間,而且從B2C、到從C2B、到O2O,思潮跌宕起伏,推陳出新,對所有能夠直接親近消費者的模式欣羨不已,卻對更有商業價值的B2B漠然視之。模式潮動的背后,又往往可見資本推手的力量。
筆者認為,無論是以1919為代表的O2O,還是以酒仙網為代表的B2C,從商業模式創新的基本原理上講,B2C和O2O的差異主要表現為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但酒類電商所引領或牽動的酒類渠道變革與創新,模式無關對錯,核心在于能否在商業邏輯中找準需求點,并為之提供相適應的服務,且不必局限于這個模式究竟是2C,還是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