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倒閉仿佛已經成了傳統零售業的“魔咒”。
國家統計局2018年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沃爾瑪、家樂福、華潤萬家、永輝等大型連鎖超市,上半年也共計閉店30家,較去年同期增加8家。
傳統零售終端的頹勢愈演愈烈,另一邊的新零售業態卻風生水起。傳統的酒業就是其中之一,酒業新零售作為偏重資產的新興業務,正面臨“頭部”之爭與“燒錢黑洞”的質疑,這對入局企業的資金鏈和盈利能力造成巨大考驗。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中國酒業流通市場的“颶風口”
對于中國酒業零售的市場來說,空間和機會究竟有多大?通過幾組數據我們就能窺見一斑。
據統計,中國酒類零售總額約1.5萬億,但中國所有酒類電商+酒類新零售公司的市場份額總和尚不到整個行業的5%;排行業前幾名的渠道公司規模最高僅有40-50億的規模。各個省區的渠道經銷商的銷售規模能夠做到2、3億,就屬超級經銷商了,市場集中度非常之低。
而在美國,最大型的葡萄酒和烈酒經銷商南方酒業公司(SouthernGlazer's Wine&Spirits)市場規模為1260億,占比整個美國酒類行業31%,澳洲最大的酒業公司沃爾沃斯(Woolworth)全年的市場銷售400多億,銷售額占到整個澳洲市場的36%。對比中國市場,能夠在中國酒行業占比30%的公司還沒出現。因此,中國酒業流通市場潛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這是包括華致酒行、酒仙網、1919在內的中國實力派酒業流通企業群共同的機會。
另一組數據是,截止2017年,即使經過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眾多線上企業圍追追猛打,使線上零售市場份額得到了增長。但2017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6.6萬億,線上成交僅占到了15%。
數據給我們的啟示1:盡管電商如火如荼地進行,但實際上高效率的線下運營才是賺錢的大頭?吹竭@一趨勢的流通企業已經開始計劃著以線下優勢整合線上資源挖礦新一輪人口紅利了。
數據給我們的啟示2:對于華致酒行、酒仙網、1919這樣的酒業流通大商來說,只要以線下實力實體零售積極擁抱互聯網工具,雙向引流,以“人、貨、場”超級重構,賦能線下實體店,就可以牢牢把握住中國酒業流通市場的颶風“風口”。
2、酒業新零售頭部玩家基本確定
三足鼎立態勢盡顯
雖然中國酒業流通領域知名企業眾多,但其實今時今日,從新零售“人、貨、場”戰略高位布局的視角來看,華致酒行、酒仙網、1919酒類直供是賽道上的佼佼者。
1月29日,華致酒行正式登陸創業板,成為中國酒類流通領域的首家上市企業。截止31日收盤,華致酒行股票價格為29.26元。較之發行價16.79元上漲57%。市值67.75億元。“華致酒行未來的戰略是高效化、規;”,華致酒行創始人、董事長吳向東表示,華致酒行計劃發展5000家華致酒行、華致酒庫、華致名酒行、華致名酒窖和50000家直供優質終端網點,同時還將結合數字消費趨勢,拓展線上B2C直供業務。
而據1919公布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業收入8.84億元,同比增長20.68%;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9.28億元,同比增長20.14%,前三季度,合并后凈利潤虧損455萬,相比去年同期3771萬的虧損減虧了3316萬。
進入2019年,在阿里巴巴的資本加持下,1919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模式迅速蔓延,以消費者“人”為核心,以通過場景消費串聯起多種產品以擴充企業的盈利渠道的“貨”,以及線下+線上多觸點多“場”景的新零售模式,正逐漸形成1919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的重要方式。
值得關注的焦點是,與華致酒行和1919“涇渭分明”的是酒業傳統電商勢力代表的酒仙網2017年11月公開宣布布局新零售。
自2017年11月開始,過去一直代表著酒業傳統B2C電商代表企業的酒仙網悄然開始了模式變革。2018年,酒仙網交易額(GMV)突破45億元,實現凈利潤8000萬元,線下酒仙網國際名酒城簽約超過500家是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2019年計劃交易額100億,凈利潤3個億。而且在未來5年計劃完成10000家國際名酒城,同時完成50000家以“酒快到”命名的酒類連鎖便利店的渠道布局,構建新零售時代的毛細血管式渠道網絡。
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表示:酒快到將與酒仙網國際名酒城一起,共同撐起酒仙網的新零售業務版圖,推動酒類零售進入另一個時代。郝鴻峰表示,針對新零售,酒仙網通過“互聯網+體驗店“將線上、線下資源融合,創新智能新零售。憑借成熟的互聯網運作經驗,出色的產品研發隊伍,1800萬忠實用戶群體,龐大的C端消費者數據庫,進行布局新零售。
3、歌德盈香、酒便利、酒直達
發力跟進,猛擴地盤
談到酒業新零售,除了華致酒行、酒仙網、1919,歌德盈香、酒便利、名品世家、酒直達亦是矚目的存在。
歌德盈香總裁劉旭透露,2018年歌德盈香旗下新零售業務板塊已擴展到600家直營門店,“經營滿3年的門店,基本可以實現一年500萬的營業額。”今年更是被定義為歌德的“新零售業務加速年”,計劃至年底,門店數量要從當前的600家提升至2000家,未來三年不少于10000家。
去年八月,酒便利公開其2018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59%;與上年同期虧損746.78萬元相比,扭虧為盈。另外,名品世家的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名品世家的總資產為約4億元,實現營收5.3億元,增長了20.7%,凈利潤只有3146萬,凈利率為6%。
華龍酒直達董事長翟山曾表示,酒直達在完成了哈爾濱市政府等多家財務投資人入股之后,酒直達將基于O2M生態連鎖經營新業態模式加速擴張,計劃在過去兩年開店200家的基礎上,今年將增開300家門店,預計到2020年完成1500家門店的布局。
不過,從目前經營情況上來看,無論從總體量和規模上,上述品牌都無法與華致酒行、酒仙網、1919齊觀。
4、領秀酒業零售市場下半場
關鍵在于戰略“整合力”
盡管酒業零售市場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但有關于此空間是否為“偽命題”的質疑聲也不在少數。質疑者的聲音總結起來大概是:酒業渠道經銷商在600萬家以上,并高度離散化。一家企業獨大或幾家寡頭壟斷的可能性不大。且若渠道商獨大酒企們會答應嗎?
的確,在中國酒業1.5萬億元的流通大市場里,任何一家或幾家企業要做到一家獨大或幾家寡頭壟斷顯得并不現實。但是,質疑者們普遍忽略了一個常識。譬如阿里巴巴至今也沒能從體量上對中國零售市場形成壟斷。但這并沒有妨礙阿里巴巴成為眾望所歸的高質量增長零售巨頭。
有趣的是,盡管2018年阿里巴巴的營收只有2500億元,只是京東3600億元的不到70%,但是阿里巴巴的利潤卻達到670億元,而京東的利潤卻只有50億元。
可見,雖然任何行業和企業都會有自己的發展上限,但引領競爭格局和領秀同仁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于企業是否獲得了能使其高質量的“整合力”。
因此,新零售戰略也只是酒類賦能流通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手段和工具之一。使酒水零售企業在新零售競爭中成為行業領頭羊的解決方案同樣來自于“整合力”。而“整合力”的源泉,是企業已經形成和正在形成的核心價值觀和差異化的競爭力,是否能夠使得與企業緊密關聯的價值鏈參與者為企業做出最大化的貢獻。
馬云說:很多人輸就輸在對于新興事物,第一看不見、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來不及。新零售的斑斕圖景已經展開,酒業新零售的激揚大戲正在開場。
不難料想,未來,將是一個有酒有故事的新零售時代。